欢迎书友访问PO18脸红心跳
首页搞化学的不能惹 七十 靖安人有钱了

七十 靖安人有钱了

    粮食还没开始收,牛羊先收上来了。
    王大毛送了两车羊,一共六十只。
    见到了刘大双,王大毛苦着脸又开始诉苦了。
    “兄弟呀,这活没法干啊?我就挣点加工费,一天跑几十里地,不够鞋钱啊!你多少得给我加点,要不手下兄弟们都不干了。”
    刘大双见多了,选择性听不见。他叫人把翠花糖果、六张大饼压缩干粮拿出几包。
    “这些东西给你拿去换,让你多赚点。”刘大双笑着说。
    王大毛一包一包拿过来,拆开包装,一一品尝了一下。
    “味道不错,你这六张大饼是啥玩意儿?”
    “这意思就是这一块顶六张大饼,吃一块,一天不饿。”
    “这价钱咋算啊?”
    “翠花糖二两重一包,十个铜板,六张大饼,八个铜板。你咋跟人家换是你的事儿。”
    “这还差不多,小烧再装一百坛,这酒在草原上可是好东西。”
    王大毛笑呵呵地走了。
    翠花糖果和六张大饼干粮在草原上出奇的好销,倒是出了刘大双的意料。
    刘大双实际上对草原并不了解,他很多概念还是二十一世纪的,以为到处都是“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洁白的羊群遍地跑”。
    草原上流传一句话:“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
    放牧的风险极大,面对各种天灾人祸,牧民的牲畜存活率并不高。
    像靖安这种地方,夏天极短,就三个月左右,牛羊要在这几个月里拼命吃,身上才能长点膘。牧民也要在秋天时拼命打草,为牲畜准备过冬的草料。
    但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所打的草料并不能支撑很多牛羊的消耗,所以,每户牧民放牧的牛羊数量并不多,超过百头就已经是大户了。
    大自然好像还有一种平衡功能,几年内雨水好,牧草丰盛,牧民的牛羊繁殖多了,就会在冬天降下一场超级大雪,牛羊吃不到草原上的草,储存的草又不够,就会发生大面积牛羊冻死、饿死这种灾难。
    牧民的生活也不是天天喝着马奶酒,吃着手把肉,载歌载舞的。
    牧民的主食是炒米和奶茶,羊肉一年也不了几顿。炒米是糜子做的。
    糜子也是靖安的一种特产,长的有点像谷子,但穗是散开的。
    糜子成熟后,黄色的米粒略大过小米。因为糜子粘性很大,汉人一般用来做粘豆包和包粽子。
    牧民则直接把米粒炒熟,配着奶茶吃。
    可是,牧民不懂种植,每年春天找块地,把种子一撒,骑着马践踏一番就不理了。秋天回来在草丛中找,找到多少算多少。所以,炒米也不是时时充足的。
    当王大毛拉着糖果、干粮、酒来跟牧民交换时,牧民的积极性来了。
    一只羊换八十块六张大饼,换个十来只羊就差不多够一家人过一年了。肚子能填饱了,家里还有多余的羊,再换点糖果,换点酒,换双鞋子,还有多余的,杀了自己吃肉。草原上的牧民简直把王大毛当成大救星了,有了王大毛的交换,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牧区的存栏量却急剧下降。
    王大毛也赚翻了,他是按一两银子一只羊跟刘大双结算的,差不多是二百块六张大饼。
    但王大毛没高兴几天,洮南周围那么点羊很快换完了。他要去更远的地方换,一来一回就要五六天,人吃的,牲口吃的,时间也是成本,利润开始直线下降。
    牧民高兴了,刘大双头疼了。这羊可是每天要吃草料的,又要人照顾,成本支出也是挺大的。
    305厂开始生产羊肉罐头,实际上也很简单,把洗干净的羊肉切成二寸见方的肉块,大锅炖熟,趁热加入洗干净的玻璃瓶中,注入盐开水,上盖密封。刘大双担心灭菌不彻底,又用锅把成品蒸了十分钟。
    天天处理羊,羊杂和羊骨头的量是很大的,导致价格下降。结果,靖安城中饭店也好,百姓家里也好,到处飘着羊汤的香味。
    原来一年也见不到几次荤腥,现在几个铜板买一斤羊骨头,每天喝上一顿,别提多舒坦了。
    天气凉了以后,来垦荒的人开始少了,刘大双预先安排好的安置房还有几百套,这是他特意留下的。因为日俄战争一开始,还会有一个移民**,大量的辽东居民将会向西北方向迁移,靖安是选择之一。
    靖安城现在有八千多人了,其中四千多聚居在刘大双的安置区。这些人都是听了刘大双的歌谣后来的,图的就是个安逸,有屋住,有田租。来了以后还发现,去工厂做工也不错,每天都有五十到一百个铜板,比种田还挣钱。
    十一月十一日这一天到了。
    天刚蒙蒙亮,刘大双的工业园区外就已经有马车拉着粮食在等待了。
    天亮以后,这车就多起来了,马车,牛车,驴车,人力车,大大小小把路塞满了。
    靖安的人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这么大规模收粮的。今年是个小丰年,勤快点家庭都是打了成千上万斤的粮食。虽然开春刘家说过全部收购,这粮多了可不好说,万一人家不要了呢!所以,赶着大早过来卖粮。
    刘大双见识过大型集会,怎么应付早有方案。
    保安军全体出动维持秩序,新移民中挑选了一批人帮忙卸车、抽检、称重,学校两个先生负责记录开单,郭孝纯根据记录记帐支付粮款。
    收粮工作每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刚开始几天还有人担心卖不掉,过了几天后,没有人担心了,路上的车也没有那么多了。
    二斤玉米一个铜板,十斤土豆一个铜板,大豆和小麦都是三个铜板一斤。这是刘大双定的收购价,基本上和江南富裕地区粮价相仿,比靖安往年价格略高,不管是种玉米的还是种土豆的,家里只要有几垧地的,每户都收入了十多吊,多的二三十吊的也有。
    因为老百姓平时还是习惯了用铜钱,刘大双只能把银子换成铜钱。为了兑换铜钱,刘大双把洮南的几个银号都搬空了。
    县城里比以前丰富了多的商品更是大大地刺激了靖安百姓的购买欲。
    往年他们种再多的粮食也没用,因为没人来收购,市场上的商品也是只收钱不要粮食。
    他们穷,买不起东西,只是因为手里没有钱,而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他们手里的粮食换不到钱。
    现在,手里有钱了,压抑多年的欲望爆发了。


同类推荐: 穿成逃跑小知青大明之雄霸海外我在生存游戏里搞基建新明时代旺夫农家女情敌每天都在变美[穿书]皇权血色民国,血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