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18脸红心跳
首页乱世栋梁 第九十四章 摸鱼

第九十四章 摸鱼

    上午,多云间晴,在皇宫宿卫的李笠,带着随从巡视各处门禁,他看着眼前此起彼伏的宫殿,只觉心旷神怡。
    这个时代的宫殿建筑风格,和明清的宫殿建筑风格有所不同,他去过故宫,现在看南朝皇宫,只觉南朝皇宫建筑气势恢宏磅礴。
    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大气”。
    相比之下,故宫建筑虽然也很漂亮,相比之下,就有些“小家碧玉”的感觉。
    李笠仔细研究过这个时代的建筑技术,觉得大概是建筑技术不同带来的区别:这个时代的建筑,还是以夯土建筑为主。
    要想建大殿,承重墙和隔墙就得厚,墙一厚,宫殿尺寸以及台基就得跟着扩大。
    这个时代的宫殿建筑都十分宏伟,就是因为夯土建筑为了达到设计的结构强度,尺寸必须够大。
    李笠这几日在宫里到处转悠,琢磨着若是以砖石建筑来顶替夯土建筑,皇宫的宫殿群必然会变得小巧、精美。
    这样一来,还真是显得小家子气。
    但是住起来,还是小巧精致的宫殿舒适。
    李笠在宫里凑合着过了几夜,总觉得白天看上去高大威猛的宫殿群,到了晚上就是鬼片现场,到处阴森森的。
    行走其间,夜风一起,总觉得阴风阵阵,亭台楼阁间,仿佛有什么东西飘来飘去。
    甚至有“嘤嘤嘤”的抽泣声。
    这不是幻听,李笠昨晚夜巡时就真的撞见了,不过那是个被同伴欺负的宫女,凌晨被赶起来,到宿舍外打水、烧水。
    四周漆黑一片,宫女心中害怕却不敢不出来干活,加上委屈,躲在角落偷偷哭。
    东南风吹过,带来些许声音,李笠循声望去,望向东南方向的太极殿。
    今日,文武百官上朝,皇帝及太后临朝,商议国家大事? 并进行一系列人事任命。
    三日前? 出了大事,首先是尚书省出事:录尚书事的寻阳王? 在尚书省接受官员拜贺时? 忽然有凶徒作乱。
    包括几位辅政大臣在内的许多官员,死于非命。
    闻讯赶来的禁军将领侯安都等人? 遇见逃出来的寻阳王、宜都王,得知有逆贼在宫中作乱? 而二王得了太后旨意? 要带人平乱、护驾,便随二王冲向皇宫。
    结果一番厮杀之后,惊觉寻阳王、宜都王才是逆贼。
    二王随后死于乱军之中,皇帝和太后有惊无险。
    而奉命进宫稳定局面的湘东王? 因为本就身患重病? 入宫后不久便病发晕厥。
    次日凌晨不幸去世。
    这就是整件事的公开说法,李笠不知道别人信不信,反正他是装作信了。
    寻阳王、宜都王作乱,死于乱军之中,而入宫护驾的湘东王? 劳累过度也死了。
    几位辅政大臣及一些官员遇害,皇宫禁军将士多有伤亡? 那些奋力保卫皇帝和太后而战死的人当中,又有不少东宫故人。
    这件事影响很大? 直接改变了政局,并使得政局未来走向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中枢辅政班底全部完蛋? 其中还包括最有威望的宗王? 而皇帝两个亲叔叔造反失败? 为此丧生的官员、将领、兵卒有很多。
    接下来,皇帝(太后)该怎么办?
    朝廷该怎么办?
    谁来填补辅政大臣的空缺?宗室之中,谁来做辅政藩王?
    另一位皇叔么?
    寻阳王、宜都王刚回京,就闹出大事,再让一位皇叔回来辅政,皇帝和太后能放心么?
    然而,不选皇叔辅政,选哪个宗室?
    辈分大的宗室不是没有,但要辅政的话,资历和威望差太远,难以服众。
    皇帝叔叔一辈的宗室,人也很多,但同样没几个资历和威望过硬。
    鄱阳王萧嗣,资历和威望倒是可以,本人就在京城,并在事变当日入宫护驾,立下功劳。
    然而让鄱阳王来辅政,皇叔们服气么?
    鄱阳王的叔叔、弟弟众多,是旁支宗室中,最为枝繁叶茂的一支,故鄱阳王曾辅政,就有皇叔不服。
    冲突之后,两败俱伤,前后死了三位皇叔,而故鄱阳王也遇害。
    现在若让鄱阳王萧嗣辅政,也不知哪天又出什么大事。
    与此同时,其他辅政大臣人选也是个问题。
    先帝心腹,以及太后能用的东宫故人,此次事变伤亡惨重,其他故人不是没有,但难堪大任,也无法服众。
    甚至连执掌宫禁后能让太后放心的人都很少。
    除此之外,又有一件事,让太后头疼不已:湘东王去世,湘东王妃请求太后做主,让湘东王嫡孙萧庄以世孙的身份继承王位,而不是让世子萧方诸“兄终弟及”。
    这个问题很棘手,因为萧庄确实是湘东王嫡孙,而萧方诸是庶子。
    虽然世子萧方诸继湘东王位合情合理,但联系到皇帝继位的问题,就显得矛盾:皇帝是以皇太孙的身份继位,这就是父死子继。
    若太后拒绝湘东王妃的请求,那就是主张“兄终弟及”,如此,自己儿子算是怎么回事?
    这问题该怎么解决?是个麻烦。
    不过,这些事情对于李笠而言,都无所谓,因为他不参与朝议,也不想趟浑水。
    文武百官上朝,他在殿外巡视,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该怎么做,李笠已经和鄱阳王“勾兑”好了,如今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员、宗室王侯都在浑水摸鱼,他也在摸鱼。
    即便摸不到最大的鱼,也一定会有收获。
    。。。。。。
    下午,太后谢氏召见李笠,李笠因为连日不分昼夜值守,面容有些憔悴。
    谢太后亦是如此,这几日都没好好休息,不是不想休息,而是睡不着。
    东宫故人、先帝心腹,都已经伤亡大半,她和儿子,能依靠的人骤然变少,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宫里,能信任的人,已经不多了。
    谢太后出身陈郡谢氏,但至亲娘家人靠不,因为兄弟已经不在了,至于族人...
    族人都被清贵要职架起,无实权,也不会掌兵,担不起重任。
    至于宗室,人倒是很多,环绕周围,一个个虎视眈眈,也不知哪天,谁又来个突然发难,冲击皇宫。
    而近在咫尺的禁军将领们心思莫测,谢太后就怕哪天又来个“误会”。
    时局不妙,皇帝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可以信赖的人都没几个,谢太后如坐针毡,知道自己再不采取措施,儿子就真的要完了。
    “彭城公,令爱可有婚配?”谢太后明知故问,李笠回答:“回太后,小女平安尚未有婚配。”
    “平安,我见过许多次,很好,很不错。”
    谢太后缓缓说着,看着李笠,心中忐忑不安。
    她思来想去,觉得唯一能保住皇帝的人,恐怕就只有李笠这头猛虎,虽然有隐患,但权衡利弊,也只能如此。
    对方未必愿意为了皇帝而赴汤蹈火,除非...
    但是,一旦她说出口,而李笠拒绝,怎么办?
    “彭城公,陛下也见过平安了,很喜欢。”
    李笠面无表情,没吭声,谢太后硬着头皮开条件:“我也很喜欢平安,要为陛下,立平安为皇后。”
    说完,下意识握紧双手。
    如果李笠拒绝,意味着拒绝为皇帝护驾,那么她母子二人,面对一群不怀好意的宗室、文武官员,已经没有什么自保能力了。
    “太后,臣惶恐,臣斗胆,请问太后,陛下知道这件事么?”
    李笠问,微微低头,看着前方地面。
    谢太后赶紧说:“陛下见过平安的,很喜欢。”
    “可自刘宋以来,未闻民女可为皇后,国朝亦是如此,数十年来,不要说皇子,就是宗室王侯,也未闻娶民女为妻者。”
    李笠说话不紧不慢,听在谢太后耳里,如同渐渐炸响的天雷。
    “臣出身微寒,虽然小女知书达理,但门第配不上士族,遑论皇族,陛下一时兴起,要立小女为后,日后,如何面对历代先帝?”
    谢太后觉得心跳加速,想要挽回:“无妨,彭城公为国之栋梁,如何不能为国外戚?”
    她之前就在犹豫,所以去年提了一声之后,也看了李平安,但下不定决心,因为李家确实出身微寒,无门第可言。
    但事到如今,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
    “陛下将来,会恨太后的,恨太后,为自己立了一个民女为后,而不是王谢高门女,亦或是甲族女郎,臣不忍如此,所以,还请太后深思。”
    “李卿,可是要见我母子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么?”谢太后做最后的努力,把话挑明,面上平静,但心中惊慌不已。
    李笠若不愿意倒向皇帝,那就意味着,对方已经和什么人达成了约定。
    或许,是鄱阳王?
    那,那....
    “太后言重了,微臣并无此意。”李笠依旧微微低头,“臣受先帝恩遇,无以为报,愿赴汤蹈火。”
    “太后若不放心,微臣,请让犬子入宫,长伴陛下左右....”
    “呜呜呜...”谢太后忽然掩面而泣,施展一个女人能够施展的最大威力招数。
    李笠见了,眼皮直跳:一言不合就哭...你还真的哭了!
    他反应很快,立刻跪拜:“臣罪该万死,臣死罪!请太后治罪!”


同类推荐: 穿成逃跑小知青大明之雄霸海外我在生存游戏里搞基建新明时代旺夫农家女情敌每天都在变美[穿书]皇权血色民国,血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