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为这位中国年先生作证吗?“一个清亮高亢的男中音从那演讲大厅的后座传了过来,众人都不由自主的回过头寻声望去,随即又发出了惊喜万分的惊呼声。
原来在那最后排处,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端坐一人,就见他此时正好站起,身材高大,穿着黄色僧衣,外披袈裟,手持黑钵,光着双脚,举止庄重。
”你不是多年不见的柏克森博士吗?五年前发表了《哲学新论》之后,便一直不见了,怎么现在做了和尚?你是游戏人间、还是想引人笑?”随即有人认出了此人。
不要小看了这位柏克森,他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1956年,柏克森专著了《唯物哲学之研究》,连续印了十七版,均销售一空,并翻译成了法文、德文等多国文字。曾经轰动一时,几乎震惊了整个世界。
就见这位印度和尚柏克森比丘态度严肃地说:“老友!麦迪逊博士!我是柏克森。我的出家,有大因缘,也是我游历东方所获得的大利。但是,我的心得你不容易明了。”
那个被称作麦迪逊博士的人愣了一下,说道:“怎么现在你说话怪怪的,性格也完全变了?不管怎么样,今天正好是国际学术研究的周年例会,你以前也曾多次参加,公布你震动世界的研究心得。你的许多过去的老朋友也都在这里面,我敢说他们也都很想念你,今天就好好的一叙多年阔别之情吧。”
柏克森仅40出头,麦迪逊已50多岁了,与会的亚赛多特、尊默德则早已白发苍苍。五年前,他们时相切磋,也师也友。如今的柏克森顿时成为了焦点。百几位大博士们,都被吸引了过来。
柏克森所著《唯物哲学之研究》一书,是一部排斥神教、破除迷信的专著,在哲学科学上很有价值,为学术界所尊崇。
然而仅隔五年时间,柏克森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变,不但彻底否定了自己的哲学思想,而且还出了家。大家惊喜交集而又无法接受如此事实。
如今的柏克森则雍容自若、熙怡微笑,向大众合十作礼。
大众重新坐定,主持人亚赛多特便宣布:“柏克森博士久游方归,还出家成了和尚。不如请他谈谈游历所得,好吗?”大众热烈鼓掌。
亚赛多特继续说:“柏博士自你东游,我们对你一无所知。你的《唯物哲学之研究》,初版风靡一时,再版十七次,真是洛阳纸贵。后又翻译成法文、德文,你声誉日隆。我们正冀望你成为我国的达尔文第二,为国增光。如今你却成了印度乞儿的比丘。你是不是发神经了?这样的事实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柏克森说道:“感谢老博士厚爱。你说我在发神经,是因为我的言行、举动、思想,像是发神经呢?抑是我的服饰、仪容像是神经佬?”
亚博士又道:“你镇定冷静、精神平和而统一、讲话条理分明,显然是大智慧者,绝不像发神经。但为什么要做乞儿呢?”
柏克森回答道:“我绝对不是神经病患者!我一生追求事实、追求真理。我绝不虚伪、不弄虚作假、不哗众取宠、不标奇立异,也绝不以博士的虚名头衔或学术上的成就去吓人、去吹嘘自己,这点,你们都可以为我作证。我也自信是有志气的人,诸位就曾一致称誉,说我能在学术界独树一帜。而我却在事业如日方中时,为什么会舍弃一切去出家呢?告诉诸位,我曾花多年时间,深入研究佛法,在深思熟虑后才毅然决定出家的,决不是一时冲动,实际上是求自己心之所安。我今日所修、所证,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心有主宰,才自得其乐。
正像这位中国年先生所说,修学佛法,是彻底解决人生问题的唯一出路。
学术界的物向追逐、与时推移的学说,绝对不能动摇我的信心,丝毫也动摇不了!我为什么如此死心塌地呢?诸君稍微想一下,便知其中必有的深理。”
其中的一位温特·色利民博士插言道:“我们极力主张思想自由,而柏克森博士一向酷爱自由、酷爱真理。他毅然出家,必定有他的道理。或者这就是追求自由的最高境界。我倒非常愿意听听,他这五年的见闻以及他出家的原因、求法的经过,以至他所修、所证的真理。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想了解的,也将是我们闻所未闻的。”
不知不觉地,大家都已经被柏克森的道气所征服、被他的禅风摄服,而潜移默化。大家都鼓掌赞成。
柏克森接着说道:“好一个温博士,真是深得我心。我这次回国,就曾发愿,要以我东游所得之无上妙法传给国人,展转流布世界,使世人都得闻佛法,共享此无上真正之道。你要我讲,也正是我想讲的啊!
出发东游之前,我曾稍微学习印度梵文和巴利文。到了印度,又专心学习了一年。埋首于印度古今典籍中,尽窥婆罗门教之四吠陀典,以及数论、离系胜论、顺世吠檀陀等诸哲学,最后进入佛教法藏。
初时,我拿佛法跟物质、哲学、科学作比较研究,但感到格格不入。因为,固有的学理思想与佛法一比较,便会相形见绌!我渐渐失去了自信,甚至我自己的唯物论的基本思想也完全破灭。顿时,成了无主孤魂而不知所措、茫然而惆怅,希望立刻找到另外一个安身立命之处。
于是,我把所有古今、东西方的宗教和哲学思想一一罗列出来,精审抉择,最后断然选择了释迦摩尼创造的佛教,作为我的归依处。
到印度之初,我的思想态度是:我是文明人,他们是野蛮人;我是主人,他们是奴隶。而且觉得印度人不论在工作能力、思想能力都不如我们白种人,觉得他们事事都相形见绌。于是,我蔑视他们、鄙视他们,把他们看成一群蚂蚁而已。虽然在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字,实际内心上却不屑与之为伍。
可是相处日久,我就渐渐发现印度民族之民性慈和,容易相处、沉毅宽宏,而没有侵略性。这是我们白种人远远比不上的。之后,我的向往仰慕之情油然而生,乐与印度人交往。后来,游于山林旷野,每见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苦行僧,其思想之深邃、神意之闲适、精力之充沛,比之欧美学者的深受外界环境的浊扰,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第四百四十二章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同类推荐:
武道从练刀开始、
这些书总想操我_御书屋、
娇门吟(H)、
逆战苍穹、
不朽灵魂、
仙绝恋、
逆凡之巅、
双穴少女和她的触手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