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18脸红心跳
首页关于年的荒唐故事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四章

    这一份检查终于读完,但孔老夫子感到自己的心中似乎是千感交集,万种滋味都有,说不上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反应,两眼紧盯这行落款,弟子年扣谢口拜口拜,此扣谢而非彼叩谢,叩谢不但是一种感情,还有一种态度,但这一扣,似乎是什么都没有了,本是拜拜,现在多加了两个口子,倒变成了要告别的意思,纵观全文,似乎这家伙确实已得我真传,有点才气,但上来就气得我差一点晕倒,结尾又来了个口拜口拜,好象这又不是故意所为,那么不是故意就是天意,既然天意如此,看来我们师徒之缘份已尽,就只好口拜口拜了。

    待年来到之后,那孔老夫子还是很耐心地解说道:“年哪,老师近来心情不好,我已打算在几千名弟子当中挑选出七十二贤人,带他们去周游列国,因此你从哪里来还是到哪里去吧。”

    看到年满脸的忧戚和委屈,孔老夫子又觉得于心不忍,又安抚道:“不然的话,我再给你重新引见一位高人,他就是楚国的老子李聃,你改投他的门下,学成之后,你不但能明白很多道理,而且一但得道,就能成仙,还会长生不老。”

    不料那年忽然嘿嘿冷笑道;“你不想要我,明说就好了,干吗要拐弯抹角多废唾沫,成仙得道有什么好,我早知一人,更是了得,只要对着一个“禅”子默默盘腿打坐七七四十九天,就能够法力无边,不要说长生不老,只要一张嘴,就能把太阳和月亮吞下肚去,手掌一翻就能把日月的光辉遮住,用衣袖都能把天地都装进去,这样的能人我不去拜,干吗要去找什么老子孙子的。”

    见年如此之说,那孔老夫子是真心地难过,不由走上前来,用手轻抚着年的肩榜,解释道:“老师没有骗你,虽然老师是一介文人,但也有治国安天下的宏图报负,可是时运不济,那鲁王刚刚起用了我三个月,见我能力非常,就听从一些小人的挑拨,罢免了我的职务,使我的理想破灭了,因此,我要去寻得一个明君,将我的才华报负施展出来,造福于天下苍生,因此,你要理解老师的苦衷,不要颠狂病发作,去瞎想有什么嘴巴可吞日月,袖里可装乾坤的天方夜潭式的人物。”

    不料那年冷笑的更历害了,大声辩解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你当初就不相信我,其实我年什么时候说过一句假话,此人原来是个王子,为救天下苍生脱离苦海,王子不做,出家创立了佛教,现在人们都尊称他是佛祖如来。”

    见年说得有板有眼,看表情也不象是撒谎骗人,那孔老夫子只好傻傻愣愣地站在那里,嘴里不由嘀咕道:“难道这天地之间果真有如来佛祖其人吗?”

    “请问这位兄台,我想向您打听一个人,不知可否?”

    毕竟跟那孔老夫子学了几年,现在的年说话办事也有点文文绉绉的斯文相,本来打算去查看查看什么如来佛祖的,听说路途遥远,还在什么伽缅陀罗国,那年想想都感到害怕,所以那年决定这次先来看看孔老夫子所说的老子李聃到底是什么情况。也就刚进入宋国境内,就见一人看上去有五十多岁,骑在一个大青牛的背上在打盹,看那青牛高大伟岸,好象被喂养的还蛮好,对那路边的小草也只不过是慢慢腾腾的啃着,有时好像还有点挑肥拣瘦的架势,。

    见那端坐牛背之人好像睡得蛮香很沉,年本不忍心去打搅人家,不过看他长相有点怪异可笑,在他腰间还围着一条细长的白布条,那年不解是何用意,一是产生了好奇,因此就走了过去弯腰施礼轻声地问道。

    “不知这位兄台要向我打听何人?”那人好像还蛮警觉,听见声音立马睁开了眼睛,一边对年仔细的注视打量,一边柔声的询问道。

    “奥,我打听的这个人名气蛮大,姓李名耳,字老聃,也有人称他为老子的,听说他就是你们宋国人,不知这位兄台可知他现在住在哪里,能否指引一二?”既是求人,那年可不敢非礼,只好规规矩矩的的解释道。

    “奥,请问你找他有何事吗?”那人好像微微一笑,还是不紧不慢的打听询问。

    “奥,是这么回事,我听人说这个老子不但博览群书博学多才,而且创建了一个什么道家学派,如果经他指点,一旦得道,就能够长生不老,修炼成仙,因此我特意过来,准备向他拜师。”

    这次那年没有说什么假话,听那孔子一说,有老子这么一个人,所以年就跑去向那些躲在深山老林修练的能人异士们打听了一下,他们也说确有此人,并且把那来龙去脉,出生详情都介绍了个仔细,这才引起了年的兴趣,因而才决定过来一探究竟的。

    “恐怕这要令你失望喽。不知你对那老子李聃究竟了解了多少,不妨说来听听。”

    见那牛背之人,好像对那老子之说有点不以为意,年感到心中颇为不快,所以就说道:“好吧,我就来给你说说老子其人。”

    公元前577年夏六月,宋国国君共公去世,右师华元执掌国政。以左师鱼石为首的桓氏宗族久有谋政之心,无奈共公在位,不得其手。今见共公去世,欲乘机起事。由于谋事不密,走漏风声,被以华元为首的戴氏宗族逐出宋国。此后,即任向戎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立新君,这就是****公。

    鱼石率桓氏宗族一行二百余人逃往楚国,客居楚国三年。公元前573年夏六月,楚国起兵伐宋,攻克宋国的彭城,封鱼石、鱼府守城,并留下三百乘战车协助镇守。

    宋平王为此召朝臣议事,问道:“敌强我弱,楚兵侵占彭城,是我心腹!如坐视不理,后患无穷!谁愿为我拔此要塞?”

    话音刚落,班中走出一人道:“愚臣愿往!”平王一看,只见此人身高丈二,浓眉大眼,阔腮宽肩,威武雄健,原来是司马老佐。华元表示忧虑,对平王说:“鱼石狡诈,鱼府凶残,彭城盘踞着楚国战车三百、守卒三千,力量很强。司马虽艺高胆大、刚健勇猛,恐难必胜。”

    老佐据理说道:“鱼石,蛀书之虫也;鱼府,缚鸡之犬也。有何惧哉!老佐愿携家小以围彭城,城不克臣不归!”平王允诺。遣老佐为上将军,率二万人马去收复彭城。

    话说宋国围住彭城,日夜攻打。老佐英勇威武,身先士卒,使得宋军士气大振,不到半月,彭城守军便危在旦夕。

    一日,鱼石、鱼府在城上督战,见宋军人多如蚁,个个奋勇,架梯登城,人人争先;又见一员大将银盔银甲、金戈白马,驰骋于疆场之上,调兵遣将。一楚将问道:“这位宋将是谁?”鱼石答道:“是新任司马、围兵主将老佐。”

    楚将纷纷议论说:“攻城主将,不在军后观敌了阵,却突于军前左驰右骋,怎能不鼓舞士气!如此看来,彭城太危险了!”

    但鱼石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又对部下说:“事将成而败,事将败而成,历史上有不少例子,怎知我军必败?老佐英勇雄武,身先士卒,这是他成功之本;刚愎自用,目中无人,这又是他失败之根。又怎知他的军队必胜?”楚将问:“左师好像成竹在胸,有什么好计策?”鱼石回答说:“两军相对,帅在前还是在后,要见机行事。现在宋兵攻城,主将突出在前,冒着箭矢而驰骋,这是兵家的大忌呀!我有一条小计,如果照计行事,宋军成败,还很难说。”

    原来鱼石是让部下放暗箭,射杀老佐,老佐正在军前督战,忽然飞来一箭,入胸五寸。不幸坠马身亡。宋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四散逃窜。

    老佐眷属正处宋营军帐中,有侍女、十数家将、数十侍卫。忽闻老佐阵亡,又见溃军如潮涌来,众家将急忙驾车,保老夫人奔逃。且战且逃,至傍晚,追兵至鹿邑太清宫玄元殿,但老夫人身旁仅剩下两名侍女、一位驾车家将了。

    家将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择路,沿西南方向奔去。第二日天明时分,来到一个偏僻村庄,向村民问去宋都之路,均摇头说不知。家将只知应向西行,岂知早已偏南。一行四人绕小道,行程七日,仍不见宋都,却来到了陈国相邑。

    正行之时,老夫人突觉腹中疼痛。原来老夫人已有七月身孕,老佐为践君前诺言,以必胜之心携眷出征。此时兵败,老夫人又有丧夫之悲,亡命他国,心中焦虑,身体疲劳,以至腹中胎动,疼痛难忍。侍女惊慌无措,家将忙停车于路旁,奔至村中寻一老妇前来。不过几刻时光,只听篷车之内响起“哇哇”哭声,一个早产男婴出世,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

    老子降生,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因其出生于庚寅虎年(公元前571),亲邻们又呼之曰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间人们把“猫”唤作“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儿”便成为大名“李耳”就这样传下来了。

    接生老妇见母子可怜,让一行五口住进自己家中。老丈以开药店为生,陈姓,人称陈老爹,所以都称老妇为陈妈妈。陈妈妈膝下无儿无女,为人厚道热情,让出三间西厢房,留老夫人一家居住。老夫人在危难之际,遇此善良之人,心中感激不尽;虽说战乱中颠沛流离,毕竟出于大户人家,随身携带细软尚够度日。加之家将常帮陈老爹营生,二位侍女料理家务,老幼五口,日子过得也还滋润。从此,宋国战将老佐的妻儿便在陈国住了下来。

    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老聃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先生道:“皆神所为也。”老聃问道。“神何以可为也?”先生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老聃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先生道:“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老聃问道:“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老聃问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先生道:“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则祸己。”老聃问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老聃问:“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来向老夫人辞行道:“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学授?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尽。聃儿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闭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周都,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

    老夫人闻听此言,心中犯难:一乃聃儿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难返,去周都岂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只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独行?正犹豫不知怎么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为难处,忙说:“以实相告,老夫师兄为周太学博士,学识渊博,心胸旷达,爱才敬贤,以树人为生,以助贤为乐,以荐贤为任。家养神童数位,皆由民间选来。不要衣食供给,待之如亲生子女。博士闻老夫言,知聃儿好学善思,聪慧超常,久愿一见。近日有家仆数人路经此地,特致书老夫,意欲带聃儿去周。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务望珍惜!”

    老夫人听后,不禁悲喜交集。喜先生保荐,使聃儿有缘入周,登龙门有路;悲母子分别,何日能见?思至此,好似聃儿已在千里之外,不觉心酸难抑,潸然泪下。老聃扑人母亲怀中,泣言道:“母亲勿须伤心,聃儿决不负老师厚望,待我业成功就,定然早日来接母亲!”说罢,母子二人相抱而泣。

    哭之良久,母子二人转而为喜,拜谢先生举荐之恩。三天后,全家与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里之外。老聃一一跪拜,上马随博士家仆西行而去。老夫人遥望聃儿身影远去,方才郁郁入车,闷闷返回。

    老聃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

    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同类推荐: 武道从练刀开始这些书总想操我_御书屋娇门吟(H)逆战苍穹不朽灵魂仙绝恋逆凡之巅双穴少女和她的触手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