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18脸红心跳
首页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卷阅读444

分卷阅读444

    白云深处有为家 作者:初吻江湖

    分卷阅读444

    们记恨的;但是你要是求个字,求副画,却完全可以。

    他们卖字画并不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荣。

    而吴有为建立一座公共图书馆的提议,得到了他们巨大的支持,反正每日手抄书本,就能有润笔费可拿,又能留名在书上,简直是翰林们最爱干的事情了。

    正月里就在忙碌中渡过。

    二月二,龙抬头,啃猪头。

    二月辛未,大理寺少卿宋旻,侍郎曾翠、原杰黄琛,副都御史滕昭巡视畿南、浙江、河南、四川、福建,考察官吏,访军民疾苦。

    另直隶有巡抚等官者,命亦如之。

    其实就是让他们去巡视天下,看玉米的栽种情况如何?各地虽然都说是丰收,可宪宗皇帝还是要审核一遍,看有没有人冒功领赏,再有就是军中的屯田如何?辣椒可还好

    如今辣椒和烈酒齐头并进。

    都是出口的大宗买卖,尤其是那“烈酒“还不用粮食酿造... 大明可坑惨了那些嗜酒的外族人。

    而在江南之地,大片的山地上,长出了甘....

    丁丑,因春日干旱,皇帝命人祷雨于郊外祭坛。

    宪宗皇帝在人选上,考虑了许久,他最后钦点简王代帝祷雨,李东阳为诵读官,诵读祭文。

    别看只是在祭坛上站着诵读祭文,那也是无上光荣的事情。

    翰林院里不少人都激动不已,这可是翰林院集体的光荣。

    倒是李东阳,还能沉下心来,静静的写了一篇辞藻华丽的祭文,在那一日朗读出来。

    结果他刚读完将祭文投入烈火,就有风云骤起,等燃烧成灰后,细雨缓缓飘落,整整下了一日一夜,解了春日的干旱情况。

    戊寅,振广西饥。

    广西因为是苗地,又分寨子,土司颇多,如果闹了饥荒,是要出事情的,以往大明是一手打一手拉,因为人太多,赈济不过来。

    现在不同了,大明有的是粮食!

    罗伦那边三季稻已经在沿海种植成功,不过三季稻仅仅供给自己人种植吃用,双季稻就送去赈灾。

    大明的大手笔让外族,人知道大明不缺吃穿,但凡是不愁吃穿,必定兵马精良,一下子,这些人就老实了许多。

    而工部的人也开始往翰林院跑了,户部送来了去年翰林院要的防止蠹虫蛀书的东.....

    第294章 成华六年的春天

    三月甲申,免湖广、山东被灾税粮。

    宪宗皇帝如今粮食充足,人也大方了起来,免税粮免的很频繁,他越是如此,外族的人越是不敢得瑟,因为能减免赋税,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强盛。

    不强盛,也不能不需要赋税啊!

    同样的三月,还有清明节。

    明朝在清明重阳都有假期,休了一日,祭祖。

    此次祭祖,吴有为让吴琼担任了主祭,让他慢慢的接手吴氏一 一族。

    三月同时也是开春的时候了,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一年,大明的辣椒、玉米、番薯、土豆等等,种子充足,遍地开花;三季稻也正式被南方的沿海地区接受,双季稻成了南方水稻的不二选种。

    壬寅,诏延绥屯田。

    殊永为平虏将军,充总兵官,太监傅恭、顾恒监军,王越参赞军务,备阿罗出于延绥。

    河套,是大明俊臣心里的一块旧伤疤。

    四月,天气正式转暖。

    吴有为嫁了最后两位妹妹,分别嫁给了小李秀才和小张秀才,这俩人如今是陶文书院正式的教书先生了。

    虽然只是教导小班的先生。

    而陶文书院有长大了的孩子,学校毕业后,不能考科举,但是可以进入德川任职,记账算账,自己培养起来的算账先生,当然要比别人放心。

    初夏的气候是干燥的,也是干爽的,春风拂面,杨柳依依,翰林院开始清理第一座藏书楼了。

    这一日,吴有为是带着吴琼以及陶文书院的小张秀才、小李秀才去的,这两位现在是他妹夫了,三个名额,也就他们俩和吴琼能用上,小明德太小了,带来也做不了什么白白浪费一个名额。

    翰林们也都带了三个人,基本上没有人不带满名额的,而且百分之八十都是自己的儿子!

    没儿子的带孙子来的占了百分之十。

    剩下百分之五带了侄子或者侄孙的。

    仅有百分之五是带着自己学生来的。

    像吴有为这样的,带着的都是自己的亲戚,别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身为三甲之一,张升带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张元锡,以及两个陶文书院今年已经考中秀才的学生。

    今年不是会试之年,所以二月开始便考童生试了。

    陶文书院有两个人考过了童生试,他们都是出身清白的农家子弟,跟着张升来长见识的,张升至今依然挂着陶文书院客座山长的名头,当然,杨一清和吴有为、张伦,都是客座山长。

    这些不是状元就是榜眼探花的人,使得陶文书院在短时间内就在书院界闯出了名头,虽然还很小,但是已经有不少人家将孩子送到陶文书院上学了。

    只是这些孩子吴有为都是要看情况收的,入学之前还要考试,这里是免学费的地方,甚至有孩子读书好,还有奖学金可拿。

    不过也有不同情况的,例如有钱有势人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一个人来陶文书院上学的,总的有伺候的下人吧?书童你得备一个吧?

    这些人住哪儿?吃什么?要怎么伺候自家的孩子好好学习?

    而且吴家村的房子都不卖,土地都是吴有为的,他不点头谁敢在这里盖房子买地?

    怎么办呢?

    交费。

    吴家村不让外人进入,陶文书院也不许谁谁谁带七八个书童来摆谱,只能雇佣书院里的人照顾孩子。

    但是只负责冬天有个热水洗脸,吃饭的时候可以选菜,衣服有人给清洗,别的... 还得自求多福。

    吴有为订了个很高的缴费标准,你想让人伺候,那你就缴纳高昂的费用,享受你的求学生涯。

    这样一来,学院的开销也有了。

    京中不缺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孩子,这些人真的很舍得花钱,也怕孩子吃苦,还缴纳了巨额的服务费。

    而普通人家的孩子,完全可以照顾自己,衣服不会洗没关系,可以花点小钱,请吴家村的妇人们帮忙清洗嘛,当然也可以攒着带回家,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放假两天。足够他们回去一趟再回来了。而今天,陶文书院来了六个人!除却吴有为跟张升,还有杨一清呢!

    杨一清年轻啊,学生自然是出自陶文书院了,他老家也离京城远,没办法将自家的子侄带来,只能挑学生带来了。

    第一日,翰林院成了交际场,大家都是相互见面做介绍,忙着认识人呢。

    当然,

    分卷阅读444

    -


同类推荐: 纪笙体育生的秘密(H)搞定体育生(H)兼职奴隶(H)[历史剧]皇帝哥哥画风不对yin荡的他(H)快穿之系统是红娘[综漫]综漫之黑暗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