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清河地主 作者:方便面君
分卷阅读179
穿越之清河地主 作者:方便面君
分卷阅读179
耐旱耐涝,即便晚禾收成不好,我们也还有山芋。”
“二郎倒是想得开。”
张鹤没跟夏纪娘提她的系统仓库里不仅是红薯、土豆、稻谷,还有大豆、豌豆、萝卜等,即便来年也欠收,她们还是不会饿死的。她本来只是为了留种与减少别人的怀疑,却没想到这种时候派上了用场。
“抚州的雨都这么大了,也不知江淮两岸如何。”
张鹤摇了摇头,她知道每一年江淮地区都会有大小程度不一的水灾,毕竟连后世的水利工程众多的情况下也未能杜绝水灾,更别说如今了。除了江淮两岸、黄河沿岸与湖南等地也怕是有水灾,至于沿海的岭南道与江南东道便是少不了台风的破坏的了。
夏纪娘估算了一下时辰,又听见屋内小花生的哭声,她对张鹤道:“二郎快去看看乳娘是否送乳-汁来了。”
张鹤道:“今日的还没送来吗?”
“可不是,比平日晚了许多,我本以为我算错了时辰,可花生都哭了,她饿肚子时总比我们要准时。”夏纪娘边说边回到屋内。
张鹤只好从墙角处抓起油纸伞穿过廊庑跑到门口去,朝外张望了会儿,也没看见人影。她回去道:“先给花生弄些蛋羹或土豆泥吃着吧,否则也不知要等到何时才送来。”
夏纪娘也犯嘀咕:“可是出什么事了?”
稍晚些时候,那乳娘的家里来了人,老妇人一脸歉然地对夏纪娘道:“家中艰食,近日所产的乳-汁便少了些,好不容易才凑出这么点……”
夏纪娘看着碗中掺着雨水的半碗,问道:“我们不是每个月都给不少粮食的吗,为何还会艰食?”
为了确保小花生能喝上营养丰富的乳-汁,张鹤每个月除了钱外还会多给五斗米,而五斗米可供两个人吃一个月了。为何不足,夏纪娘不愿意去深想。
那老妇人脸上悻悻然:“家中粮食匮乏,一家五口所食的粮不多了……”
夏纪娘心道果然,这家人将她们给乳娘的米给分享了,导致乳娘所食用的粮食并不多。她又问:“那工钱便不能买粮谷吗?”
老妇人道:“这打哪儿去买粮食哟,就好比李寻官人家,一石米便已经升至两贯钱了,更别提城中的米价之贵了!”
夏纪娘暗暗吃惊,她想了会儿,回去拿了几斗米给她,道:“这乳-汁你端回去吧,这米也是给她吃的,我希望明日过来不会是这样。”
老妇人大喜,连忙道了谢又端着乳-汁离去了。她倒是舍不得倒掉,张鹤的孩子金贵不肯喝,可她的孙儿还是能喝的!
夏纪娘回去与张鹤将此事一说,又道:“二郎,我们是否需要去打听一下外面是何种情形了?”
“过两日等雨停了再出门吧,这么大的雨万一不小心被冲走了怎么是好?”张鹤道。
虽然下大雨,可雇工们依旧每日都去田中帮忙将积水疏通到沟渠中,而官府也来了官吏组织疏通河道、做防灾工作。
张鹤通过这些官吏相告,才知两淮地区从四五月的旱灾开始,便已经陆陆续续地往南迁徙了许多人,加上江淮地区的水灾,更多的人南下到了抚州。童历瑜已经发了《劝粜榜》,劝一些官户、豪民开仓赈粜。
张鹤奇怪道:“义仓中不是应该还有许多粮食的吗?”
那官吏道:“官府自强令百姓种清河稻以来,粮仓中的谷粮便大量减少出贷的,为了防止放至发霉,官府便卖了一部分。剩下一部分也在江淮发生水灾时,奉朝廷的敕令调运了一些粮食过去救济,以至于抚州也发生小灾与大批流民涌入抚州城时,义仓的粮食便不足了。”
更加过分的是一些豪民、官户便是借着此次小灾来提高米价,朝廷为了抑制米价而设的常平仓也被投机的米商、豪民钻了漏洞。且官府劝他们开仓赈粜只是以低价出售米以赈济,并不是让他们无偿赈济。
张鹤与夏纪娘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决定将一万多公斤的红薯送给官府,以便他们解决部分下等户、流民粮食不足的问题。而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登门找张鹤买谷粮的人也越来越多。
夏纪娘每年都会收二十来石米作为荒年备荒之用,她又不想提高米价来出售,便以往常的价格来出售。清河村的村民闻言纷纷来找她们买米,一个人便买去一石。
张鹤与夏纪娘觉得有古怪,一查才知道这些人中有部分是听了李寻等上等户的命令来买的,目的自然是将她的米买光了,别人就不得不去向他们买米。还有一部分人则是抱着同样的心思,打算找张鹤买多一些米,再运到村集中高价卖出。
为此张鹤规定,凡是三等户及以上的不卖,四五等户,一日也只能买五升。以一个壮汉一日三餐来算,一日也不过一升米,五升正好是五口之家一日的口粮。
而消息传出去后,不仅仅是清河村的村民,连附近的村子的村民都要冒着雨来买米。夏纪娘本盘算着二十石米除了自家留着食用的救命粮食外,也卖得差不多了,可她往谷匣一看,却发现米似乎不曾少过。
夏纪娘深吸了一口气,不知怎的便想到了张鹤。不过她知道自己的这种猜测有些不可思议,便也没再往下想。
而张鹤似乎也懂得适可而止,停止偷偷地往谷匣中放米,很快,夏纪娘便发现米数正常了,而之前的一切仿佛是她看错了。
没米后,夏纪娘以红薯代替米,以一文钱两个红薯的价格出售。一升米价格为五至七文,而搁在如今已经升至十几二十文,可红薯的价格却较于米价低了五倍!
两个红薯已经够一个大人吃饱一顿,一家五口一日也不过花费十文钱,他们自然是十分乐意,争先来买红薯。到了此时,他们才发现红薯、土豆才是真正的救命粮,他们再也不敢认为红薯、土豆不是两税的主要征缴对象便轻视它们了。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写到这里了!
第114章 江生
大雨停歇后, 抚州的官民都松了一口气, 若是再这么下去, 小灾怕是要成大灾。而清河村周围的许多下等户靠着向张鹤买米买粮, 也囤积了两个月的粮食量,经过这样的天灾, 秋税减税是一定的,他们也不必担心因收成差便会饿死。
倒是别的地方有百姓因米价上升买不起米, 便迫不得已变卖良田, 豪民趁机低价收买, 使得下等户变客户,中等户变下等户。
太府寺少卿张廷轩上书指出了天灾过后朝廷存在的一些弊端依旧未曾改变, 而百姓因丰收后急于将谷粮换成钱缗, 导致储存的粮食不多,天灾发生时,他们便高估了灾害的严重后果, 对粮食进行哄抢,导致米价升高等。
与此同时, 各地的仓储制度也不够完善, 导致常平
分卷阅读179
-
分卷阅读179
-
分卷阅读179
同类推荐:
排他性(bdsm)、
臣服于同学胯下的母亲、
高考母子(番外篇)、
我给OL娇妻绑上了眼罩、
骨科疗养院(短篇合集)、
人兽乱(H)、
拍卖警察、
藏娇(H) _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