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公道话,郭嘉去年冬天给曹操想的挑拨二袁内斗方略,一开始确实不够完善。
郭嘉过于理论,大而化之了。
没有考虑到随着战事的进展、己方所获越来越多,最后想要挑拨敌人时再想装得“人畜无害”时,需要放弃作为诱饵的筹码,也会越变越大。
最终曹操因为损失厌恶、权衡利弊,是否还舍得这么做,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但好在曹操内部的谋士议事氛围比较好,大家都是对事不对人,二荀也没有跟郭嘉互相使绊子争夺话语权的问题。
在二荀精诚合作、帮着郭嘉一起辩驳完善之后,郭嘉这个改良版的计策,终于是可以实战了。
他不敢说必然能骗得二袁内战,但至少可以确保曹操一方不会在“下饵打窝”阶段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每一阶段的下饵,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敌人上钩了第一步,才会有后续第二步。
就算任何一方出尔反尔吞了饵跑了,损失的也就只是一个河间郡——也就是第一步的“饵”。
许都朝廷的动作还是很快的,时间不等人,短短十几天后,曹操派出的两路使者,就先后抵达邺城和临淄。
考虑到使者有可能完不成使命,甚至有可能触怒袁家而被杀。
这次曹操派出的使者,都是地位清贵、家世显赫,但并不以才干受曹操赏识。
这样的人一方面袁尚袁谭未必敢下手杀害或者扣留,另一方面万一被消耗了也不可惜。
被派到邺城的,乃是时年二十七岁的司空府曹掾杨修。
被派去临淄的,是时年三十一岁的另一位司空府曹掾王凌。
杨修是故太尉杨彪的儿子,杨彪又娶了袁谭袁尚的堂姑,所以杨修跟袁尚算是远房表兄弟关系,袁尚再丧心病狂也绝不可能因为几句话就杀害表哥。
王凌是故司徒王允的侄儿,当年李傕郭汜之乱杀了王允家大部分亲戚,但王凌和他一個哥哥当时二十出头,翻越长安城墙跳城逃生。王允跟袁绍袁术当初在讨董时关系就很不错,袁谭也不可能害王允的亲戚。
……
因为路途远近有差异,去邺城的杨修自然会比王凌早到三五天。
看着邺城城门出现在地平线上,杨修的心情也有些复杂。
他对于自己的辩才和能力有信心,也坚信此番自己能够完成任务。但袁家就此衰落在他手上,他也微微有些不忍。
“不想那么多了,事情到了这一步,曹公是注定要统一北方的,袁大将军志大才疏,不知取舍,犹豫不决,方有今日之祸,袁尚倒行逆施,滥杀无辜。早点结束冀州百姓的痛苦日子,也是好事。”
杨修内心如此思忖着,深呼吸了一口,把坑害表弟的罪恶感压下去,然后就让从人持节上前叫门。
周围除了数十骑护卫,并没有其他兵马靠近,守军确认没有诈,也就开了城门,放朝廷使者入内。
守门武将派人严密盯着杨修,派兵送他到驿馆,一边通知上面。
杨修刚到驿馆歇下,没两盏茶的工夫,就有河北官员前来接洽。
首先来的,乃是大将军主簿、名士陈琳。或许是袁尚身边的实权谋士,都不想跟许都朝廷谈判,不感兴趣,就先派个道德文士探路。
杨修也认识陈琳,一见面立刻恭敬起身,对这位文坛前辈礼敬有加。
说起来,这陈琳也算是在同一个位置上干了好多年,“我只想当大将军主簿,谁是大将军,我无所谓”。
从何进当大将军那些年开始、给何进当主簿。到袁绍当了大将军,给袁绍当主簿。现在袁尚自己僭窃继承了其父的大将军头衔,依然用陈琳当主簿。
叙礼毕,陈琳问起杨修来意,杨修就把朝廷想要跟袁家议和的事情说了。
陈琳乍一听大吃一惊,觉得这事儿没有可操作性。
双方都打死打活整整两年了,袁绍都死了,怎么可能趁丧求和?
虽说过去几个月,曹军在魏郡也确实碰到了硬骨头。曹军摸到了邺城附近,也对着邺城的东侧发起过攻势,但始终没能彻底包围邺城,而那些攻势也都是踢到了铁板上,让曹军死伤了不少人、劳而无功。
哪怕这一世的曹操已经掌握了葛公车这种攻城器械,而袁家一方,至今只有袁谭的势力完全掌握了破解葛公车的守城战法、打造有相应器械,袁尚一方并没有掌握。
可这点小变化带来的蝴蝶效应,依然弥合不了邺城天下坚城、难以攻克的特性。
但仅凭这点挫折,就导致曹操退兵议和,绝对是不至于的。
对曹操而言,强攻不了还能围城呢,只要再努力半年三个月,把魏郡其他地方慢慢蚕食,把邺城围了,迟早有破城的时候。现在退回去,等邺城城内补给了粮食,到时候又要从头再来。
以陈琳朴素的军略智慧,都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觉得:肯定有阴谋。
好在杨修口舌倒也便利,很快就给双方找了个台阶下。
他如实吐露了曹操的一些要求,让陈琳稍稍觉得曹操的企图也不是那么虚伪。
世上最难辨别的,就是真话里面掺杂着假话,尤其是九真一假那种。
杨修诚恳说道:“曹公愿意与袁三公子议和,当然不是直接退兵,他愿意让出占领的冀州各郡,但袁家也要让出原本占领的、位于黄河以北的司隶各郡。
从领土上说,曹公让出冀州四个郡,只换司隶的河东、河内两郡,是朝廷吃了亏,这也是朝廷对袁家和解的善意。
但朝廷毕竟是朝廷,休战必须体现朝廷的尊严。袁大将军在世时,崖岸自高,不肯退让,才导致河南河北兵凶战危,百姓凋敝,生灵涂炭两三年之久。
如今袁三公子顺承其父实权,又没有名位拖累,若是能代父上表,对朝廷悔罪,承认其父当年是被身边奸佞小人所蒙蔽,外惑于董承、吕布谣言,这才误信董承矫诏。
那么,朝廷才愿意承担这两个郡的实利损失,只要袁家两个郡,就还袁家四个郡,剩下的,朝廷要从大义名分上找补回来。”
陈琳听完这番剖析,倒是觉得这像是曹操开出来的条件了。
曹操要的是朝廷的体面,和他个人的威望。哪怕拿下了河北,将来还是要在河北任命一大堆地方官的,如果能软化袁尚,甚至是傀儡袁尚,曹操当然是愿意多留用一些袁尚的人。
对曹操而言,只要他有了大义名分,让天下人重新相信他是代天子征讨不臣,这个收获绝对比两个郡的地盘差额还大。
而且只要袁尚表示“我爹当年信错了人,听信了矫诏”,那刘备怎么办?刘备和袁谭虽然还能坚持衣带诏不是矫诏,但天下的骑墙派、摇摆派也能因此多一个台阶下,这对于反曹阵营的联盟和团结也是一个打击。
不要小看这种人心和名分上的收益,天下争夺,最终还是人心之向背。哪怕是欺骗性的手段,能一时一地多争取到人心,也是很有价值的。
摸清曹操的真实态度后,陈琳让人好好款待,稳住杨修在驿馆多住几日,然后又回去通报打探到的情况。
……
次日上午,大将军府。
袁尚带着逢纪、审配,接见了陈琳,听陈琳当面转述了曹操的图谋。
袁尚还年轻,并不太懂大义名分的重要性,所以乍一听,还觉得自己在停战协议的地盘交换上,并没有吃亏。
“曹操肯拿他攻下的冀州四郡,换取我军此前占领的司隶位于河北的两郡?
唔……冀州四郡中,清河郡和河间郡倒是人口众多,土地肥沃,但剩余两郡多有大泽,土地狭小,肯定不如司隶的河内、河东重要。
这么算下来,四个郡也就相当于三个跟河东、河内那样大的郡,我们也就才多赚了一个郡的地盘而已。曹操的条件,也不怎么优厚。
而且,我们怎么保证曹操不会耍诈呢?他要是不退兵怎么办?”
陈琳也没想到袁尚首先关心的居然是如何履约的问题,也是一脸懵逼,稍稍愣了一会儿,才连忙回答:
“这倒不必担心……杨修说,曹公为了表示诚意,愿意先从河间郡撤兵,他还了我们一块土地后,才需要我们分片交割,从河东撤军。
然后他再还中部两郡,换我们从河内的沁水以南地区分批撤退。他再还清河,我们最后撤出河内的剩余地区。”
而陈琳还没说完,旁边的逢纪、审配已经急不可耐地打断。
逢纪火急火燎地指出:“主公!你关注的点完全错了!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后事了。曹操就算直接把河间还给我们,也没什么大不了,河间之地本就无险可守,三面被我军包围。这些地盘,都是他去年刚打下来的,立足未稳,丢了曹操也不心疼。
相比之下,我军在河东、河内的控制,已经持续多年,自从陛下东迁之后,杨奉、韩暹从当地撤走,河东就被我们逐步接收,已有六年。
河内时间倒是短些,但此前张扬也一贯依靠我军,只是在杨丑之乱时,被曹操短暂控制过半年,后来官渡之战前我军诛杀杨丑,又拿回了河内。
现在我们若是让出河东、河内,就等于是放弃一块经营了六年、人心归附的地盘,来换取曹操从他刚新占的土地上撤走,虽然账面上曹操放弃的人口土地更多,实际上他一点都不吃亏!”
而逢纪刚说完,审配也急不可耐地抨击:“要我说,这些也都还是小事。关键是曹贼要主公上表、代父认错!我大汉以孝治天下,所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本初公尸骨未寒,停灵断七之期尚且未过。主公若是现在就上表承认本初公生前是被董承、吕布矫诏蒙骗,才兴兵与曹贼战,天下人会如何看待主公?!”
第330章 本初公尸骨未寒,奈何如此?
同类推荐:
穿成逃跑小知青、
大明之雄霸海外、
我在生存游戏里搞基建、
新明时代、
旺夫农家女、
情敌每天都在变美[穿书]、
皇权、
血色民国,血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