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18脸红心跳
首页抗清 第226章 过于乐观的部院大臣

第226章 过于乐观的部院大臣

    洪部院犯的是盲动主义错误。
    或者说,是左倾冒险主义。
    这种认知完全脱立了现实,以明军现有力量根本做不到。
    否则,王五早就挥师逐鹿中原了。
    当初王五初上茅麓山时,关于明军突围后去哪有几种意见。
    一是王五当时琢磨的学太平军沿江东下,夺取南都;
    这个方案得到了郝摇旗支持。
    二是前军都督余加日主张的出四川入云贵,学大西军经营云贵以为抗清根据地。
    三是北上襄阳入中原,出奇兵制胜。
    四是左都督郭升提出的去陕北。
    五是部分将领提出的坚持在湖广与清军继续打下去。
    五种意见,出四川入云贵以明军的力量是无法做到的,一是四川绿营强悍,二是云贵是吴三桂的地盘,就凭明军这点残羹剩汤跑云贵去发展,无疑羊入虎口。
    继续坚持在湖广打下去当时也不现实,因为明军能战之兵不过万,清军却有二十万众。
    如果不是后来王五阴差阳错通过鳌拜兄弟得到荆州,明军继续打下去还是死路一条。
    北上襄阳入中原的思路跟洪部院现在的想法一样。
    问题在于河南为四战之地,清廷经营二十年之久,且是大平原无险可守,明军也无骑兵可用,河南现在更是无灾无乱的太平年景,人心向清,在这种情况下效仿李自成无疑就是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须知道当年李自成入河南时,河南可是有几百万灾民嗷嗷待哺的!
    一个火星,立时便能烽火一片。
    最终,虎帅他们采纳了郭升去陕北的意见,相对沿江东下去南都面对几省清军的拦截,经由汉中回陕北风险较小。
    毕竟,陕西绿营刚刚被明军重创。
    可惜,这个战略因为竹山之败胎死腹中,导致忠贞营本部仍就难以突出绝地。
    现在洪部院再提用兵方向且主张北上中原打出一片新天地,颇有点“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同王五前世某人提出先打中心大城市这一战略颇是有些相似。
    结果就是险些让那支红旗军队就此消失。
    一直以来于忠贞营而言,抗清都是极其悲观,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
    之所以坚持到现在,就是忠贞二字。
    或者说,是信仰支撑他们战斗到底。
    现在,从茅麓山绝地脱出,又有荆襄数府之地可据,自然会生出乐观主义。
    王五也希望军民对于继续抗清能够乐观,但这個乐观绝不能转变为不切实际的盲动。
    于当前而言,巩固荆襄根据地才是当务之急,而不是孤注一掷的去搅乱什么腹心之地。
    眼见虎帅和袁帅对北上河南有些心动,王五再也坐不住,立即起身重申去河南无疑送死。
    “当年闯王能在河南拉起几十万人的大军,并屡屡击败官军,除了大量灾民可用于牺牲外,也在官军并无多少骑兵”
    王五比较注意说辞,用“官军”指代明军,用“牺牲”指代死去的炮灰。
    也就是灾民。
    事实上在建立襄京政权前,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于地方破坏非常严重,除了嫡系老营外,新附的灾民基本上都是被用作炮灰。
    真正是视人命为草芥。
    这一点,勿须为尊者讳。
    也是农民军生存下去的必须手段。
    王五的意思很清楚,当年明军没多少骑兵,可现在清军有!
    哪怕战斗力再差,清廷也能随时动员几万骑兵出来。
    除了满蒙八旗外,清廷还有忠实的漠南诸部可用。
    而明军加上最近缴获的战马,也不过堪堪保证三千人能够易步为骑。
    战马是代步工具,而不是战斗工具。
    这一点就注定明军不可能同清军的骑兵集团在河南大平原交手。
    无论南阳还是洛阳,又或开封、郑州,哪座不是坚城。
    真过去,坚城打不下,野外呆不住,又没有群众基础,清军只要派出一支骑兵切断明军的粮道,等待明军的就是全军覆没。
    “王五兄弟这话说的不假,先帝闯王在中原时那官军的骑兵只祖大乐、祖宽、曹文诏叔侄三部”
    袁宗第说了公道话,其指当年明朝调集镇压农民军的骑兵加起来也不过万余人,其中又以辽东调来的祖大乐和祖宽、延绥镇过来的曹文诏叔侄最是能打。
    但仅论骑兵数量,无疑还是入关的关宁骑兵多一些,前后怕是有五六千人。
    明督师卢象升在给崇祯的奏疏中便称:“援剿之兵,惟祖大乐、祖宽所统辽丁为最劲,杀贼亦最多。”
    四位明朝的骑兵悍将,曹文诏三千人被李自成十万人伏击而死;
    曹变蛟于松山大战突袭皇太极不果,因失血过多一直在养伤,直至松山城破被俘遇害;
    祖宽则因清军攻陷济南被以“失陷亲藩罪”处死。
    祖大乐却与降清的孙得功私交甚密,松锦之战后与祖大寿一同降清,祖大寿被软禁,祖大乐则随清军入关镇压农民起义和抗清武装。
    几年前在湖南被西营斩杀。
    即便明朝拼凑了近万骑兵用于镇压农民军,却因农民军势力太多,范围太广导致骑兵难以集中使用,又因关外清军不断入关牵制了明军,陷于两线作战的明朝终是被农民军拖垮。
    作为追随闯王最久的老将,袁宗第变得冷静下来,意识到以明军现有力量冒然北上河南的确不智。
    “当时我军也有不少骑兵。”
    边上总兵应绍闷声说了句。
    不管是西营还是顺营,在鼎峰时拥有骑兵的数量其实都远超明军,李自成麾下最强的骑兵三万人号称“三堵墙”。
    应绍便出自“三堵墙”骑兵。
    作为骑兵将领,当然知道平原地区步兵与骑兵的差距。
    当年闯王动不动就能以几万灾民炮灰为“诱饵”调动明军,进而集中兵力予以伏击,往往十万伏击两三千人,以绝对的优势和人命消耗明军,最终取得胜利,从而通过缴获不断壮大。
    现在的明军能做到么?
    能这样做么?
    “如果鞑子强大我们便畏头缩尾,如此怎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洪部院却是坚持己见,认为清廷虽然有大量骑兵可以调动,但眼下河南却也是极度空虚,只要明军行动迅速,抢在清廷之前攻下几座大城市,那便能在河南立稳脚跟。


同类推荐: 穿成逃跑小知青大明之雄霸海外我在生存游戏里搞基建新明时代旺夫农家女情敌每天都在变美[穿书]皇权血色民国,血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