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18脸红心跳
首页临安不夜侯 第646章 赏功

第646章 赏功

    皇帝祭庙告祖的典礼是非常隆重的。
    一整套祭祀礼仪,在礼部的制定下桩桩件件的,皇帝与百官天没亮就起床,直至日上三竿,才得以进行到祭告祖先这一环节。
    皇帝跪在最前面,拿着翰林学士代拟的祭表慷慨陈辞:“自古帝王,继天立极,出震承乾,莫不道洽寰区,仁周遐迩。朕钦承丕绪,抚驭兆民……”
    杨沅跪于班中,认真听了几句,就下意识地把耳朵关上了。
    这种文章,字斟句酌的,又偏又古。
    你拿在手里看时,都得一句一句地仔细思量才能明白它的意思,光靠耳朵这么听着,只能是一知半解,懒得浪费耳力了。
    “俯鉴精诚,尚其歆格!”
    最后八个字,赵瑗念得铿锵有力,显然这枯燥乏味的文章终于念完了,官家自己也很振奋。
    接着,焚表,上香,献五牲,隆重大祭。
    待仪程走完,文武百官再侍御驾返回皇宫。
    宫廷宴会和对淮东大捷的嘉奖礼,将在此过程中完成。
    之后,就是下午的阅兵和晚上的观灯了。
    百官到了皇城,皇帝自去更换冠服。
    百官暂在待漏院歇息,等候内侍引入宫中就位。
    这时,匆匆从淮西赶回朝廷接受嘉奖的邵宏渊才有机会找到杨沅身边。
    百官一大早就起来到皇宫集合,再一起步行去太庙,完成整个祭祀典礼,再步行一起回皇宫,这整个过程非常的漫长。
    一些大臣早上就没来得及吃饭,还有些大臣有消渴症的,那就更是随身带了点心食物,以防万一。
    而且待漏院里也备的有茶点,大家可以趁机垫吧垫吧。
    乔贞身上揣了一包柿饼儿,分了杨沅一枚。
    整只柿饼儿都裹了柿霜,柿果软糯香甜,乃是上品的富平柿饼。
    如今富平在金国控制之下,富平柿饼在临安可是稀罕物儿。
    杨沅拈着柿饼,一边吃着,一边与人谈笑。
    说是谈笑,也不过就是都察院的官、临安府的官和已经到吏部就任的卢承泽、萧毅然等寥寥数人了。
    与杨沅有怨隙者不会往他跟前凑,因为他锋芒太露,其他官员也有些避嫌。
    杨沅吃完了柿饼,拿着柿蒂正左顾右盼寻找渣斗儿,旁边就伸过一只手来,掌心朝上。
    一个声音道:“侯爷请放这里。”
    杨沅只道是待漏院的小吏,下意识地松了手,一抬头,赫然看见一位身着黑色山文甲,身材魁伟的武将。
    杨沅顿时一呆。
    邵宏渊握住柿蒂,向杨沅颔首一笑:“渣斗在那边呢,侯爷您聊着。”
    邵宏渊转身走去,到了渣斗边把柿饼的蒂子往里一扔,从袖中取出一方手帕擦了擦手,便从容走开了。
    待漏院里人多眼杂,说多了说深了都不合适。
    邵宏渊就只适时上前,帮杨沅丢了一件垃圾,仅此而已。
    ……
    水芙把自己的脸,修成了一张五官清秀俊逸的男人的脸,对镜顾盼一番,向着镜中的自己嫣然一笑。
    “好美的女人呢……”
    水芙伸出纤纤的手指,轻轻抚摸着镜面:“平日里,那么多的男人说怜你爱你,可你若今日死了,也不知还有几人会记得你,会为你伤心。”
    轻轻一笑,水芙便直起腰来,将一件青衫穿在了身上。
    她又将那一身戎装打成一个包裹提在手上,便轻轻打开门,往长廊左右看了看。
    上午这个时辰,正是翠玉楼里的人睡的正香的时候,四下里一片寂静。
    水芙轻轻走出房门,将房门掩紧,然后走到长廊尽头,从平时只有传菜小厮才会上下的侧楼梯,脚步轻盈地走了下去。
    片刻之后,仆佣房的门便开了,那夜替她送汤思退离开的“大茶壶”,闪身从里边出来,如同一只狸猫儿般追到侧厢楼梯处。
    他探头向下看了一眼,就见扮作男人的水芙已经走到一二楼之间的拐角处。
    “大茶壶”立即缩回了身子,沿着楼梯悄无声息地走了下去。
    水芙趁着楼里楼外一片寂静,快步从角门儿出去,又回首望了一眼。
    那斗拱飞檐,画梁雕栋。
    她像一只任人亵玩的金丝雀,在这儿生活了数年时光。
    今日,金丝雀离开了这精美的笼儿,变成了一只鹞子。
    无论生死,她都再不会回来了。
    ……
    扶光早上只吃了小半碗碧粳米粥。
    她吃不下。
    今日大宋皇帝祭庙敬祖,大宴百官,大奖功臣……
    今天,也是大宋改天换日的关键一刻。
    真的要按“血浮屠”的要求去做吗?
    她不是女真人,寒酥才是。
    她也不是血浮屠,寒酥也不是。
    “血浮屠”是金国皇帝的耳朵和眼睛,也是金国皇帝手中的一口宝刀,从上到下,所有成员,没有女人。
    她和寒酥是为了今日计划,由第一浮屠汤道生亲自挑选出来的美女。
    她的父亲只是一个金国小吏,因为她容色出众,本来是即将入宫的秀女中的一员。
    汤道生从这批秀女中挑选了她和寒酥出来,把本该进宫的她们,派到了大宋。
    金人用她全家人的生命抵作要她听命行事的本钱,想方设法把她送进了晋王府。
    晋王是她长到十七岁,唯一的男人。
    晋王是个很是怜香惜玉的男人,她亲眼见过,那叫菡萏、苑玥、芷萍等等的一众王爷侍妾,不但敢对王爷开玩笑,还会做些捉弄晋王的小游戏,可晋王也不恼。
    晋王府的生活很优渥,临安城的富饶与美丽,也是她从没有见过的。
    她曾陪着晋王去过临安夜市、勾栏瓦子,她头一回知道,世上还有在夜里比白天还要繁华热闹的地方。
    杀了晋王,伪造成晋王畏罪自杀的模样,但是结果呢?
    她真的还有机会活着离开?
    她真的还有机会得到金国皇帝的封赏?
    她不相信,根本不信。
    可是,如果不遵从“血浮屠”的命令,她的家人就将性命不保。
    那是养育她长大的亲人,她同样不舍得因为自己而置他们于死地。
    但她还这么年轻,她也真的不想死啊。
    她一直犹豫着,挣扎着,苦恼着,纠结着……
    可是,时间不等人,再不做出决定,什么都来不及了。
    到那时除了按照血浮屠的要求去做,她便再也没了退路。
    “扶光,先委屈你一段时间。等爷把左邻右舍的宅院买下来,扩建了王府,便给你单独置一座院子,拨些丫鬟下人给你听用。”
    “扶光,你和寒酥算是半个同乡了,要不就让她的院子与你挨着,闲时寂寞了,你找她聊天说话也方便。”
    “扶光,其实本王这些爱妾人都很好的,也就王妃被我那书呆子岳父教的呆板了些,你平时不往她面前去凑也就是了。”
    回想着晋王赵璩对她私语过的一些温柔的话,扶光的目光渐渐稳定下来。
    她取过一枚玳瑁簪,藏进了袖筒,深吸一口气,走出了房门。
    她决定了,为了她的幸福未来,同时也能保全她的家人,她必须要去做一件事。
    她的未来能否把握在自己手中,全看此举了!
    ……
    赏,放在饮宴当中并不违和。
    皇帝经常在各种庆祝场合赏赐大臣们东西,这也是自古以来的风气。
    唐明皇曾经铸造过一批金子做的“开元通宝”,他在宫门楼上饮宴时,就抓了大把的“金开元”抛下楼去,任由宫人抢拾。
    如果是与民同乐的日子,那百姓们也有机会抢到“金开元”,这可是白来的一份财富。
    相比起来,宋朝皇帝倒是更加内敛一些,他赐的财物不会那么贵重,象征意义大于财富本身的价值。
    而且他也不会坐在城门楼上,信手往城下抛洒金银,让宫人和百姓你争我抢。
    不然,就算他干的出这种事,也要被百官喷个满脸唾沫星子了。
    今日他赏赐宰执以下文武百官的是锦缎,价值虽然不菲,倒也算是妥当。
    当然啦,丝绢制成的簪花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大宋官场的保留节目。
    所以,满朝文武的官帽旁,都簪了一朵漂亮的绢花。
    而封赐就甚为隆重,尤其是有朝廷正式颁发的任命、册印等物,那就不方便在酒席宴前进行了。
    这是国家大典,很隆重庄严的事情。
    但,这并不妨碍皇帝在这样喜庆祥和的场合去宣布这些事情,具体的仪式可以回头再补。
    所以,此番淮东大捷涉及到了功臣,全都在席间得到了嘉奖与封赏。
    负责调度的、后勤的、前线征战的……
    所有的有功人员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杨沅、邵宏渊和李显忠。
    没错,邵宏渊此番功劳,还在李显忠之上。
    因为此番主持两淮大战的敌方主帅耶律元宜的那颗人头,就在他的手上。
    其实真要认真算起来,李显忠此番是有过无功的。
    他那“中心开花”的战术,虽然没有错估敌方的实力和作战目的,却错估了己方的人心。
    最后如果不是杨沅以身入局,用自己“两淮监军”的身份迫使各路兵马来救,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杨沅的战表中压根没提这种危险处境的出现。
    杨沅坚持声称,自始至终,就是为了执行李显忠的“中心开花”战术,而且这一战术获得了成功。
    如此一来,杨沅的功劳便被分薄了。
    其实上面的人也知道真相,但这时李显忠有功无过,也更符合朝廷的利益。
    所以,朝廷心照不宣的,把李显忠列为了继杨沅、邵宏渊之后的,此役第三大功臣。
    邵宏渊在待漏院时替杨沅手接柿蒂,姿态已经放的很明白了。
    而李显忠呢?
    他对杨沅没有任何表示,无论是言语上还是行为上。
    大恩不言谢!
    杨沅对他的这份恩,根本不是这些举动所能偿还的。
    不过,他自己把这如山之重的恩情记在心上,却对谁也不说,他也不怕杨沅会因此误认为他薄凉寡性,这种做法,嗯……就很武将。
    官家赵瑗宣布了对杨沅的封赏决定:封爵开国郡公,从侯爷变成了公爷。
    调离都察院,任门下省左谏议大夫。
    大家都是官场中人,太熟悉官场中事了,这么安排,一听就是把他当宰相培养了。
    皇帝尚年轻,这么年轻就得到皇帝信任的大臣,只要君臣相得,前程便是无可估量。
    这样的大臣,本来是有两个的。
    一个是汤思退,一个是杨沅。
    如果这两人俱得官家宠信,便是大宋官场上最闪亮的双子星。
    只是,杨沅正辉惶时,汤思退却已黯淡无光了。
    在官家宣布这一决定时,不少官员便悄悄去看汤思退,但汤思退神情平静,毫无异状。
    这份心性,倒是让文武百官对他有些刮目相看。
    如此心性城府,可惜了,如果不是走错了一步,他就是大宋不久之后的首相啊!
    而在官家宣布对杨沅的封赏时,鹅王赵璩就端正了坐姿,瞪圆了眼睛。
    他深吸一口长气,蓄势待发,准备喷人了!


同类推荐: 穿成逃跑小知青大明之雄霸海外我在生存游戏里搞基建新明时代旺夫农家女情敌每天都在变美[穿书]皇权血色民国,血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