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18脸红心跳
首页临安不夜侯 第425章 平分秋色

第425章 平分秋色

    月光如水。
    晚风中花香隐隐。
    杨沅一身深青色劲装,掠入刘府,身轻如燕。
    午后刚刚来过,此时再来,斯文儒雅的状元公就变成了窃玉大盗。
    池塘边的垂柳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着,在水面上荡起迷离的色彩。
    杨沅轻而易举地就掠上了那芬芳花丛中的一幢绣楼。
    小楼上,人未寝。
    刘嫣然穿着一袭薄如蝉翼的罗衫,手执纨扇,若有所思。
    天还不热,那手中小扇却仍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扇着。
    天不热,她心中热啊。
    二郎……会来的吧?
    刘嫣然心中忽然没了底,没来由的便是一阵心慌。
    不过,她刚想到这里,这时也才刚刚二更天过半,一道人影便已出现在她的眼前。
    一如那个雷雨之夜的那副打扮。
    一身劲装,戴着头套,只露出一双炯炯虎目。
    对!
    就是这个味儿!
    刘嫣然顿时腿软了。
    白日里看到杨沅,风度翩翩、斯文儒雅,一副状元公的风范,刘嫣然还没有什么感觉。
    这时见他一身劲装,便连面目都看不清,就只露出一双充满了侵略性的眼睛,还有他那劲装着体时豹子般彪悍的体态。
    刘嫣然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一夜,那一刻。
    今夜无雷雨,刘嫣然心中却已顷刻滂沱……
    幸好,她此刻本就是坐着的,不至于因为腿软而瘫倒。
    杨沅在那个雷雨之夜所展示出来的霸道和冷酷,那种一转念间,扼在她秀项的大手就要扼断她脖子的强大,早已深入她的身心。
    她,偏就对那样的杨沅,莫名地想要臣服、想去跪拜、想虔诚地把生死都交付到他手上。
    那种被他掌控生死、粗暴蹂躏、毫不怜惜的感觉,让多年来只经历过和风细雨的刘皇妃,是如此的念念不忘。
    那时的她,就像杨沅掌握中的一個玩具,他是那般强大,强大到不可思议。
    心中只一念起,便吹皱了一池春水……
    ……
    杨沅潜入小楼后,只看了刘嫣然一眼,便迅速打量起房中环境。
    他心里清楚,刘嫣然不可能在这儿埋有伏兵。
    那个秘密于他而言是不可告人的秘密,于刘嫣然来说也是一样。
    白日里忽然知道刘商秋的六姐就是那晚的宫中妃嫔,杨沅也不是因为恐惧才敲起了“摩斯密码”,而是因为紧张和困窘。
    不过,刘嫣然的身份于他而言,至少仍然是个禁忌,何况他又是这般打扮,不能不小心。
    四下无人。
    刘家这幢绣楼里,当然不可能埋伏有能在他面前遮掩气息的高手。
    如果是普通人,甚至是单纯修练外功的高手,在这样静谧的夜里,呼吸粗重一点,就能被他听见。
    闺阁中很是清幽雅致,桌椅、几榻、屏架、碗盏,无不精致清贵。
    “二郎,坐。”
    刘嫣然向桌几对面用小扇一指。
    桌面上,有四道精致的凉菜和一壶美酒。
    灯就放在几案一侧,灯下美人冰肌玉骨,微微泛着桃红色,显得分外妩媚。
    杨沅略一沉吟,便走过去,在对面坐了下来。
    想了一想,他又摘下了头套。
    果然是他!
    虽然,早知是他。
    看到那张剑眉星目的英俊脸庞,刘嫣然雪石玉冻一般莹润的脸蛋儿上便泛起了两抹潮红。
    她咬了咬唇,起身为杨沅斟酒。
    一双柔滑的纤纤玉手,灯下显得分外圆润妖冶。
    酒水注入酒杯,杨沅抬头看去,迎见的便是两汪早就候在那里的酒酿的深潭。
    只是刹那间的对视,便叫人心神惊飞。
    不愧是千万里挑一的绝色皇妃啊。
    “咳!此前杨某不曾见过六娘子模样,所以那一夜实在不知……”
    杨沅有些尴尬,但话还是要说的。
    刘嫣然坐下,睨着他,幽幽问道:“如果,那一夜二郎知道我是谁,又会怎样?”
    杨沅认真地想了想,脸色便有些糗:“还是一样。”
    刘嫣然的两颊便红若三月桃花。
    刘嫣然道:“因为二郎的缘故,如今人家被遣散出宫。
    奴家正是花信之年,二郎可有想过,奴家以后该怎么办?”
    杨沅苦笑道:“我……原以为你只是一个没什么品秩的普通宫嫔。
    仗着我是御龙直的人,就一直守在和宁门外,想着若是看见你被遣散出宫,便寻个机会把你带回家去。”
    杨沅顿了顿,道:“杨沅虽是情非得已,但既已沾染了娘子,自然……是想给你一个交代的。”
    刘嫣然道:“那么现在呢?”
    杨沅叹息,不语。
    刘嫣然凝视他良久,忽地嫣然一笑:“二郎,请酒。”
    她举起杯向杨沅示意了一下,以袖遮面,饮下杯中酒。
    杨沅见状,也举杯一饮而尽。
    刘嫣然再为他斟酒,布菜……
    罗衣散绮,锦縠生香,衣香鬓影,红袖添酒……
    如果不知二人身份,这一幕真是十分美好。
    刘嫣然道:“大宋的皇家妃嫔,一旦遣散出宫,便听凭嫁娶,皇家并不干涉。”
    杨沅想到后来那些皇朝的规矩,这宋代制度倒是十分的人性化,便点了点头。
    刘嫣然道:“然则,制度是这么个制度,规矩却不是这样。
    有心入仕者,是绝不会选择一个出宫妃嫔为妻的。”
    杨沅又点点头,这是自然,其中的道理他也明白。
    刘嫣然道:“所以,奴家可以选择的,便只有不打算入仕的士,亦或是农工商。”
    刘嫣然凝视着杨沅道:“奴家的大姐,为奴家物色了一户人家,他是一位士林名宿。
    大姐的意思,是让我做他的续弦。那位先生……今年五十九岁。”
    刘嫣然也是够狠,一下子就给那位年近五十,尚显风雅的士林名宿硬生生加了十岁。
    杨沅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
    一树梨花压海棠?
    想想挺叫人羡慕的事情,可那朵海棠若是自己染指过的,那就忍无可忍了。
    杨沅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岂有此理!你家大姐怎可如此待你。”
    刘嫣然幽幽叹息道:“大姐本是一番好意。
    不然……,一个地主、一个作坊主、一个商贾……,二郎希望人家选哪个?”
    杨沅顿时哑然。
    刘嫣然再度向他请酒,二人小酌一阵,刘嫣然又道:“奴家知道二郎早有婚配。奴家在宫里时,也是见过宋小娘子的,她是一位好姑娘。”
    这种事,杨沅不好插口,便只喝酒。
    刘嫣然又道:“而奴家,皇室虽然听凭嫁娶,实则却有两个不成文的规矩,一个是不嫁官人,一个是不可为人作妾。”
    杨沅苦笑。
    他原以为那夜所遇女子,是一个地位品秩极低的宫妃,便想寻到她、收留她,不显山不露水的也没人知道。
    可……刘嫣然是九嫔之首的品级,而且刘家也不是小门小户的人家,他现在是无法给人家任何承诺了。
    人家本来皇妃做的好好的,现在她才二十四岁,再熬两年便是四妃之一,将来少不了一个皇太妃的身份。
    这一下可好,她男人被自己弄死了,她被自己欺负了,还要落得如此下场,杨沅虽是情非得已,还是对她心存愧疚。
    杨沅讷讷地道:“此事实是杨沅的不是,只是不知要如何才能补偿六娘子。
    六娘子若有什么吩咐,只要杨沅做得到,一定竭力去办。”
    “此言当真?”
    “绝无半句诳语。”
    刘嫣然玉指轻转着酒杯,垂眸道:“嫣然不想再嫁了。
    只是……只是二郎是小秋的朋友,应该可以常来府中做客的。
    叫人家时不时见二郎一面,和伱说几句知心话就好。”
    刘嫣然说的很含蓄,杨沅自然听得懂她话中之意。
    那是登门做客吗?
    那是窃玉偷香啊!
    只是,她年纪轻轻,若不再嫁,刘家二老岂肯答应?
    再者说,真要是和她暗中来往久了,万一她珠胎暗结,又岂能瞒得过刘家人去?
    杨沅忽然想起前世看过一本《回到明朝当王爷》的小说。
    那里边永福公主囿于身份,不能下嫁已经有了妻子的心上人,便受大臣焦芳指点,给她想了一个办法:出家。
    出了家,便四大皆空,割舍了尘缘。
    大明长公主殿下的封号也就革除了。
    然后,她再还俗,打了个时间差,到了心上人身边。
    正德小皇帝配合默契,这时才姗姗来迟地为还俗的姐姐重新册封。
    自己的情况和人家的情况大不相同,不过倒是可以受个启发。
    如果让刘嫣然出家,去个不怎么和外界打交道的偏远尼庵道观……
    三两年之后,也就不会有人惦记刘家六姐的事儿了。
    那时再把她带回杨家?
    自己家里连东瀛神主、奈良忍者都有,有个前朝皇妃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让她以后出入小心一些也就是了。
    只是……这事儿总不能瞒着刘家人吧?
    叫人家亲人从此永绝,那话怎么说得出口。
    刘嫣然见他沉默不语,脸色便渐渐苍白起来,声音轻颤道:“二郎可是不愿意么?”
    “啊?不是!”
    杨沅忙道:“我只是在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和六娘子长相厮守。”
    刘嫣然两眼一亮,道:“此话当真?”
    杨沅道:“骗你作甚,只是我一时之间,心中也没个眉目。”
    刘嫣然欢喜地道:“二郎有这个心,奴家便心满意足了。至于办法,自可慢慢再想。”
    她咬一咬唇,便轻轻站起,牵起杨沅的手,柔声道:“二郎,随我来!”
    刘嫣然一手掌灯,一手牵着杨沅,袅袅的下了小楼。
    一楼尽头一幢房间,一推开门,便有灯光迎来。
    这里竟是一间浴室,一丈见方的一口汤池,池中雾气氤氲,早已注满热水。
    刘嫣然放好灯,向杨沅回眸一笑,便款款地走进那座汤池。
    人入汤池,蝉翼轻褪,伊人便如一颗新剥荔枝,露出了玉润甘芳的果肉。
    少女动心,她动心。
    少妇动心,她动手啊!
    杨沅的呼吸不禁急促起来。
    沐浴之后,二人重新登楼,帷帐放下。
    锦幄上,刘皇妃真的很润。
    小雨霏微润绿苔,石楠红杏傍池开。
    只是,杨沅正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时候,
    许是多年以来饿的狠了,刘嫣然却玉臂双伸,揽住了他的颈子,在他耳畔轻声道:
    “奴奴想念那个野蛮霸道、顶撞皇妃的恶刺客了。二郎可否请他出来一见……”
    ……
    一夜雨骤风狂,趁着天色未明,杨沅在刘嫣然的依依不舍中悄然飞遁而去。
    这一夜风光自然无限,不过若总是夜里来夜里去的,却也不是个办法。
    尤其是刘嫣然此时正是情热难舍的时候,时常不来不妥,时常夜里扮贼来,也是辛苦。
    只是眼下杨沅也没想出个十分妥当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赵瑗如今也在走一步看一步,他不停地出手,不停地试探。
    诸般动作,总是谋而后动,不动则已,动若雷霆。
    比起他那个便宜养父,赵瑗的魄力实是强了不只一星半点。
    趁着秦桧被定罪,赵瑗召开御前会议,研究改变一条由秦桧主导制定的制度。
    鹅王赵璩也难得地出现在了这次御前会议上。
    北宋末年,曾经有过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
    这样既能让宰相熟悉兵务,又能让文官和武将不再彼此排斥,更便于协调政务和军事。
    但是,其中的弊端,显然更大。
    假以时日,宰相军政一把抓,不管是想架空天子还是改朝换代,那都易如反掌。
    所以,这只是北宋末年,为了应对极端形势的一种战时制度。
    大宋南迁之后,尤其是“绍兴和议”之后,这种战时制度就该撤销,恢复军政两府分立的旧制。
    但是独相秦桧却把这种权宜之计作为定制延续了下来。
    这也是赵构死抓三衙不放的原因。
    不然,秦桧就可以随时废立天子,甚至取而代之也不为难。
    从这一点上来说,赵构还是颇有手段的。
    虽然后来秦桧还是让出了枢密之位,却把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秦熺,这和依旧掌握在他手里又有什么区别?
    而今,枢密使是杨存中,已经在事实上完成了宰相不得兼任枢密使的旧制。
    但,赵瑗要从朝廷制度上把它彻底明确下来。
    万俟卨正一裤兜子屎,擦也擦不干净。
    沈该也觉得这是国家稳定之道,非常支持。
    又有晋王的关键一票,最终这一制度得以顺利通过,以“制书”明颁天下。
    制书,帝者制度之命也。
    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签章,中书门下平章事签章、参知政事签章、皇帝加盖玉玺,明告天下。
    众宰执若不签章,皇帝就不能把它作为一条制度明告天下。
    皇权也不是为所欲为的,这就是对皇权的一种限制。
    不要说赵瑗了,就是赵匡胤这位大宋开国皇帝,都遇到过这种事情。
    当初赵匡胤称帝,作为后周旧臣的范质、王溥、魏仁瀞三位宰相心有不安,于是相继辞职。
    赵匡胤也没什么执政经验,在挽留未果后,还没有任命新宰相,就先批准辞呈了。
    结果,在此期间就造成了大宋王朝的行政中枢出现“权力真空”,内殿起居无宰相。
    赵匡胤想任命赵普为宰相时,这才发现,没有宰相给他“副署”。
    没有宰相“副署”,任命的诏书就不具备国家意义上的法律效力。
    赵匡胤抓瞎了。
    他寻思我是皇帝,宰相都是我任命的,我签名了还不行?
    还真不行。
    于是,宋太祖只好求助于翰林学士,检索典故、先例,看看如何解决。
    最终,翰林学士们翻遍史书,找尽办法,最后才想到开封府尹赵光义就是“同平章事”,他也是宰相啊。
    虽然从晚唐到宋初,有不少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都兼领同平章事,只是个名誉头衔,并没有宰相之权。
    可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宰相。
    赵匡胤松了口气,赶紧把他弟弟找来签字,“副署”圣旨。
    赵普这才得以被拜为天下公认的宰相。
    如今赵瑗要推翻从秦桧开始的这种宰相兼执枢密院的战时条例。
    虽然明正言顺,虽然万俟卨为了有条退路现在比较低调,虽然沈该觉得它是有助于朝廷长远稳定。
    他们也还是向官家换来了一些好处,这才让它顺利通过。
    这番并不摆在台面上的政治博弈,就是赵瑗要同意两位宰相的提名,增加两个宰执。
    任名魏良臣为敷文阁直学士、参知政事。
    以礼部侍郎汤思退升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
    这两位都是主和派大臣。
    但赵瑗和赵璩兄弟同心,在御前会议一番博弈,也为自己争取来了一个宰执名额。
    他们把绍兴十六年因为上书朝廷,建议积极备战抗金,因而被秦桧罢去官职和爵位的张浚重新起用了,恢复了他的观文殿大学士和国公爵位,兼权参知政事。
    这算是往宰执队伍里塞了一个能和官家保持一致的人。
    ……
    杨沅的“假期”快结束了。
    这一天,他正履行承诺,带着花音、小奈,乘着画舫游西湖。
    花音、小奈,一左一右喂着他水果。
    至于姬香,姬香不听话,刚才又顶撞他了,现在正被他勒令蹲在桌下,反思顶嘴的后果。
    吏部把一百五十七名新科举人的任命安排,已经提交了众宰执。
    众宰执群议通过以后,便递呈给了官家。
    官家看到这份任命奏本的时候,鹅王赵璩正在进宫。
    宰执队伍里有杨存中和张浚,自然会提前透露消息给他。
    这也不算违背规矩,晋王是“总领御前参政,参决军国政事”,他有资格知道此事,并且参与此事。
    他不签押副署,这道任命诏书一样无效。
    赵瑗接到奏本,首先就去看一甲三人的任命。
    这其中风头最盛的杨沅,任命上肯定会有波折,对此赵瑗已经有所准备。
    但是展开奏本一看,赵瑗还是吃了一惊。
    吏部竟然任命杨沅为建康府通判,宰执们竟然也同意了。
    建康府……那地方当然不差,它是大宋行都、东南重镇,仅次于国都的重要所在。
    正所谓,国家之根本在东南,东南之根本在建康。
    雄山为城,长江为池,舟车漕运,数路辐凑,乃今日之关中、河内也。
    可它毕竟不是国都,状元一向是要留任都城的,这是把杨沅踢出了中心圈子?
    赵瑗顿时心中火起,这是在安排杨沅的去处吗?这是在向他这个刚刚登基的皇帝亮出锋利的爪牙。
    如果这一次他退让了,君王之威何在?必然助长他们的威势,以后更加肆无忌惮。
    就在这时,鹅王殿下拉拉着大脸,怒气冲冲地进宫来了。
    兄弟二人商议一番,便召开了“御前会议”。
    不过,两位宰相还有魏良臣、汤思退坚执己见。
    他们认为,大宋的国都在汴梁,临安只是“行在”,所以谈不上不让状元在京城任职。
    建康是大宋的陪都,临安还没有成为“行在”的时候,建康就是陪都,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
    而他们要任命杨沅去建康的原因是:秦桧经营建康多年,有意把他曾经任职的这个地方打造成退路所在。
    因此,秦桧在建康党羽众多。
    虽然上次镇江知府王循友昏了头,上书谏议,请求为秦桧加九锡,被正在密谋香积寺之变,作贼心虚的秦桧“大义灭亲”,把他给贬谪到柳州去了。
    但秦桧换上去的建康府知府人选,仍旧是他的人。
    再加上秦桧党羽是建康“措置”,江东马步军副总管丁禩是他的大管家。
    如今这些人虽然受到了清算,可谁知还有没有没挖出来的?
    而且很多新的官员都是刚去建康赴任的,根基太浅。
    这时把状元郎调过去做建康府的二把手,这是委以重任,有何不妥?
    赵璩才不管他妥不妥,他就知道,这是给杨沅颜色看,要把他踢出朝廷。
    在那儿待久了,在朝中的影响力自然会降低很多。
    赵璩要让杨沅做秘书省校书郎,他就要,他就要。
    御前会议上,官家、晋王、枢密使杨存中、参知政事张浚,认为杨沅该留任临安。
    万俟卨、沈该两位宰相,参知政事魏良臣、汤思退,认为杨沅该去建康府主持大局。
    四票对四票。
    赵瑗就想搞个“御前扩大会议”,把六部尚书找来一同商议此事。
    不过,六部尚书里边,吏、户、刑三部是跟沈该一个鼻孔出气的,剩下礼、兵、工三部,这还是三票对三票,势均力敌啊。
    赵瑗刚刚登基,就不好在一半的朝廷重臣坚决反对的情况下一意孤行。
    万俟卨想让杨沅去建康清理秦桧余党,鹅王想让杨沅去秘书省校阅图书,两下里争执不下。
    杨存中就提了个折衷的建议,让杨沅去国子监任个监丞,教书去。
    学政官嘛,虽然留在临安,于政务也影响不了什么。
    可是万俟卨和沈该何等老辣,你先把他留在临安,回头再调整职务,那不还是一样?
    要对一个学政官做调整还是很容易的,不像去地方任职,没有太充足的理由,就不能轻易调动。
    所以,他们还是坚决反对,把杨存中喷了个狗血淋头。
    双方正各不相让之际,边陲忽然传来紧急军情:金国频繁调动兵马,蔡州(汝南)地区已集结重兵,似有所图。
    朝廷局势,顿时紧张起来……


同类推荐: 穿成逃跑小知青大明之雄霸海外我在生存游戏里搞基建新明时代旺夫农家女情敌每天都在变美[穿书]皇权血色民国,血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