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后。
耿金妹穿着一身簇新的衣服, 头发特意摸了些油,抿得整整齐齐。她忍着心里的紧张,跟着万家的几位老嫂子一起, 由丫鬟们引着路, 朝安信侯府的荣喜堂走去。
说起出身呢,耿金妹的祖父是个秀才, 她算是耕读出身。不过她祖父考中秀才那会儿,还是前朝哩。那会儿虽然朝廷重科举制,但世家、大儒他们不认呐, 你若是没有一个好出身,哪怕满腹经纶也走不远。耿金妹的祖父走了一辈子都没走到皇城。
等到耿金妹的父亲当家时,天下局势已经有些乱了。她父亲便直接做主回了乡下老家。在乡下那地方, 耿家有田有佃户, 小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再等到耿金妹长成,便嫁去另一个耕读人家, 前前后后生了四个孩子, 最后只养活了长女和幼子。
要是当时市面上就能买到苍大夫写的那些有图有字的医书, 耿金妹幼时学过几个字,她是读得懂的。要是读懂了,她照着医书养孩子, 说不定四个孩子都能养活。
唉, 只能说她那两个孩子福薄,没生在一个好时候。
前朝末后几年,耿金妹也遭了一些难, 好在都过去了。待到新皇登基, 耿金妹已经小四十岁了。那会儿,她长女刚刚二十, 幼子将将十一。而她的丈夫已经病逝。家产已经不剩多少。耿金妹再是耕读出身,吃了那么多苦,瞧着也和村妇差不多了。
按说耿金妹这样的人是很难扒上安信侯府的。可巧,新皇登基后破了世家的千年阴谋,叫天下人知道了近亲成婚竟然不利子嗣。耿金妹的长女当时嫁人已有四年,膝下还未有孩子。耿金妹便寻了夫家的族长,费了好一番口舌,终于叫女儿和离了。
其实耿金妹早就想叫长女和离了。
长女的前夫那一家,便是耿金妹如今想来,都忍不住要在心里狠狠骂上几句丧尽天良的。说起来呢,两家确实有些亲戚关系,那家人起先装得特别好,又有亲戚情分在,便想着女儿嫁过去后不会被磋磨。结果呢?其实耿金妹的女儿嫁过去第一年就有身孕了,之所以没生下来,就是因为那一家子没个好东西……总之是吃了大苦头。
耿金妹便想叫女儿和离,偏耕读之家重视名声,觉得族里不能有和离女。那会儿耿金妹刚死了丈夫,儿子又年幼,在族里本来就没什么发言权,实在帮不了女儿。
好在老天有眼,朝廷出新政策了!
近亲成婚不利子嗣啊!
耿金妹真想仰天大笑。虽然她心里清楚,两家的亲缘关系已经有些远了,女儿流了一个孩子后,就借口给父亲守孝,硬是没叫那混账再挨身,自然不能生出孩子。
但在族长面前不能这么说话。
耿金妹只说世家都得罪老天爷了,可见近亲成婚无论如何都要废除。再有,既然是耕读之家,说明族中的弟子还是想要通过科举出仕的。未来有弟子走到殿试那一步,忽然被朝廷知道族里竟然还有姐妹冥顽不灵,依然嫁给了近亲,叫朝廷怎么想?
耿金妹扯了大旗,如此这般地终于把女儿接回来了。
又一年,女儿再嫁,成了万家妇。
没错,这个万就是安信侯府太夫人的那个“万”!
说到安信侯府的这位太夫人,家乡人就没有不念着她好的。万家的族学不仅收万家的孩子,也会收亲戚家的孩子。耿金妹的幼子就借着长女的关系进了万家族学。
这孩子确确实实是读书的料,如今才二十一岁,已经是举人老爷了!
既成了举人老爷,那就要进京赶考了。
万家的接连两任族长都是个和气人——万家最大的倚仗就是太夫人,太夫人都是和气人,其余的人但凡聪明,自然不敢不和气——直接找到耿金妹,说正好族里要派年轻后生给太夫人送特产去,不如搭着一块儿进京,如此亲戚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耿金妹欣喜若狂,在心里止不住地念佛。万家族人正儿八经地视他们为亲戚,太夫人自然也会正儿八经地视他们为亲戚。不求亲戚日后怎么提拔他们,只要有这一门亲戚在,别人不敢随意欺负他们,这就比那些无依无靠的人强出去百倍、千倍了。
考虑到他们进京后要拜会万商,耿金妹思来想去还是跟着儿子一起进京了。
这便是耿金妹此刻出现在安信侯府后院的原因。
她自诩是见过世面的。但她的“世面”只集中在乡下地方,最多就是见过一两位县令夫人。先不说县令夫人和侯府太夫人之间差着多少个品级,只说咱们万家这一位太夫人,能是一般的太夫人吗?她打理着技堂,这几年为粮食的增产做出了多少贡献!
今年年初,皇上提出要立大皇子为太子,同时还说了要建一个功臣阁。
明眼人都能瞧出来皇上对大皇子满意得不行,故意把立太子一事和建功臣阁一事放在一起说,就是在拿捏朝臣呢。你们还想不想要功臣阁啊?想不想名垂千古呀?
耿金妹一个平头百姓不好妄议储位,只知道反正最后是大皇子顺顺利利地成为了太子,功臣阁也顺顺利利地建起来了。能进功臣阁的,基本上都是当年跟着皇上一起打天下的老人,头一个就是已经去世多年的襄国公,自然也少不了第一任安信侯。
至于后来入朝的这些大人们,谁叫他们来得晚了呢,和襄国公这些老人比,他们再是差事办得好,功绩也显得有些拿不出手啊。他们也知道自己争不来这个名分。
谁知就在这时,竟然有人上奏折提议要抬太夫人入功臣阁。
太夫人可是女眷。民间许多女人连祠堂都进不去,太夫人如何能入功臣阁?而且太夫人也是后来的啊,都知道皇上打天下那会儿,太夫人还在家乡逃灾呢。她是皇上登基之后才被找回来成为太夫人的。这样一个乡野村妇,怎么能比襄国公那些人?
可仔细一盘算,太夫人的功绩实在不少。
只为着一个遍地开花的送鸡铺,无数百姓就能自发抬太夫人入阁。而送鸡铺其实还是太夫人诸多功绩中最不值一提的。南方的梯田、西北的石子田,叫地方上每年多出了多少粮食!这些粮食又能养活多少百姓!更不要说技堂前前后后弄出的野豆子肥田法、新制的耕具、套种间种技术……哦,听说技堂正在试验一种高产的新种子!
太夫人的功绩不止在农事这一块,只是百姓最关注这个。
耿金妹虽然比着寻常的乡下妇人有见识一些,但平日里并不爱拉着儿子打探朝中要事。只为着太夫人入阁这事,她忍不住再三关注了下,没少拉着儿子问长问短。
听说最初上奏折提议太夫人入阁的大官姓宋,就是前朝那个宋清官的孙子!
耿金妹忍不住一拍大腿:“好!清官的后人果然也是清官!”
听说许多大人反对太夫人入朝。
有人说,那些功绩不能算在太夫人头上,而是应该算在技堂里面发明了野豆子肥田法、新制耕具的那些具体的工匠们身上,只要把他们拎出来赏赐一番也就是了。
耿金妹直接呸了回去:“要这么说,将军没战功,战功全都是底下那些士兵的,赏赐士兵就是了;县令也没政绩,因为具体的事都是县丞、主簿、衙役他们做的。”
又有人拿太夫人性别说事,说什么阴阳有别,乾坤无论如何不能颠倒。既然太夫人是女眷,由着皇后下令,按照历史上赏赐有功女眷的惯例赏下去,这也就行了。
耿金妹表示不解:“朝中都有女官啦,这会儿说阴阳有别是不是晚了?”
还有人竟然搬出了襄国公,如果真叫太夫人入了阁,襄国公泉下有知,见自己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却不得不和一个妇人相提并论,他心里会是何种想法?
耿金妹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她心里也敬重襄国公。
好在外人虽不能说什么,襄国公夫人和昌华郡主却是可以站出来的。昌华郡主直接拿出了襄国公生前的手稿。他虽然算不到等自己去世后会出现一个万商这样的人物,但在人才方面,他一直都主张不以出身论。为此,襄国公写过很多相关的文章。
昌华郡主举着父亲生前的手稿,说父亲若有幸见到太夫人活民无数,只会敬佩她的人品、感慨她的付出、肯定她的功绩、赞叹她的远见……父亲还说有功则赏呢!
大家都知道当襄国公写不以出身论时,主要是为了针对世家,指的是选才时不应该以姓氏论高低;但是非要理解成不以性别论高低,这篇文章成立吗?依然成立!
……
马上就要走到荣喜堂了,耿金妹赶紧收敛心神。
太夫人本来正陪着小辈们在院子里玩闹,得了通传说老家亲戚来了,也没有特意装扮。万商不爱摆谱。见亲戚嘛,尤其是穷亲戚,一定要表现得随意些,这样才显得是自己人。要真是诰命服一穿、各种金银珠宝一戴,那是给下马威时才有的排场。
传话的人机灵,早就告知万商来的人里都有谁了。哪怕万商对着老家的亲戚并不熟悉,但知道一个辈分就行。不等亲戚们下跪给万商磕头,万商便对着孩子们说:“这是打老家来的婶娘叔娘们,你们照着喊就是了。骄骄,你要喊婶奶奶、叔奶奶。”
骄骄就是詹木宝和江岳生的女儿。骄骄是她的小名。
等小辈们打完招呼,知道万商肯定要和老家的亲戚聊聊,年岁大的自然就懂事地告辞了。骄骄年岁小,自己走路不快。金宝珠生的双胞胎姑娘一个叫詹木兮,一个叫詹木景,取自楚辞中的“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一句,詹木兮抱起骄骄就走。
第148章
同类推荐:
排他性(bdsm)、
臣服于同学胯下的母亲、
高考母子(番外篇)、
我给OL娇妻绑上了眼罩、
骨科疗养院(短篇合集)、
人兽乱(H)、
拍卖警察、
HP霍格沃茨男生隐秘数据测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