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济并不知道自己的沉默,令天子曹叡觉得他已然暮气沉沉了。
但有一点他却是猜对了,对于江东有可能从魏国与辽东战事中牟取利益之事,曹叡确实是早有所料。
准确的来说,是夏侯惠早就提及过了这点。
讨伐辽东公孙渊的战事,规模并不算小,虽然动用的兵力不多,但在千里讨贼的客观条件下,对国力的损耗相当于曹真伐蜀的一半,比昔日北伐鲜卑更甚之。
而曹叡即位以来,主动攻伐的战事也就石亭之战、曹真伐蜀与北伐鲜卑而已。
曹休与曹真的战场失利,令魏国对蜀吴二国转为被动守御战术,也让曹叡陷入了即位以来“未有可书之功”的无奈中。
至于伐鲜卑的胜利
在魏国的战略意义上,北伐鲜卑与讨辽东公孙都是为了安稳后方,两者是可以看成一场战役。前者是为了解决幽并二州的当前威胁,后者则是解决潜在隐患。
所以说,在辽东公孙氏没有被魏国覆灭之前,曹叡是不能自称功的。
夏侯惠也知道这点。
故而,当庙堂正式将公孙渊定为逆臣与公孙渊自称王之后,被定为讨贼主将的他便依着职责,给天子曹叡做了一份十分详尽的作战计划奏表。
虽然说,曹叡并没有要求他这么做,且先前他自辽泽勘察地形归来后,还寻了毌丘俭商议,而后来毌丘俭修表庙堂,就是作战计划了。
但夏侯惠觉得,自己仍有必要再奏闻天子一番。
不仅是担心在某些事情,毌丘俭转述不太清晰,更因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事关兵权嘛~
天子曹叡为了让他与毌丘俭积累功绩与树立威信,都不吝以数万大军豪赌一把了,他怎么能连姿态都不摆得端正点呢?
况且,他也是真的有许多事情需要提前与曹叡打声招呼啊~
的确是很多事情,他这份奏表洋洋洒洒近万言,事无巨细皆一一录上了。
其中有些事情先前他在洛阳庙算的时候就提及了,但此番他仍再次附上,并以实际情况以及家佐之前因后果,让远在中原的曹叡都能对战局洞若观火。
大致归类,有三。
一者,是让曹叡万不可给他增兵。
原由不必说,主要是担心兵力太多而让辽东军不敢出来野战,令他挫辽东兵将之锐、动摇辽东士庶之心的战略无法实现。
次要的担忧,则是增兵将加剧粮秣的损耗。
若是战事陷入一时僵局,每日耗费甚巨的粮秣损耗令他连对峙、思虑破局的时间都无有,那他就欲哭无泪了。
其次,是对公孙渊的应对与战事走向的预判。
说白了,就是为了坚定曹叡对战事的信心,让他不要被庙堂诸公劝谏动摇了心志。
为此,二世为人的夏侯惠,很无耻的剽窃了司马懿的预判。
同样是很详尽的声称,公孙渊应战有上中下三策,如退归襄平坚守、在辽水驻军扼守、弃襄平而走等。也言之凿凿的断言,公孙渊必然会取中、下二策。
缘由无他。
公孙渊没有那么大的魄力。
虽然他也有可能思虑过“放弃襄平遁入山区、保存实力”这个上策,但此举意味着必须要对辽东、玄菟二郡坚壁清野。
要知道辽东四郡之中,乐浪郡与带方郡都在山区呢!
若是将人口最多、出产最丰的辽东与玄菟郡放弃了,也相当于放弃整个辽东了。
况且,放弃这两个郡的目的,是为了拉长魏军的补给线、坐等冬季到来天气转寒,让魏军战斗力不复而自动罢兵归去。
但问题是,魏国伐辽东的大军之中,大部分是幽州的边军啊~
这些边军可不畏寒。
他们完全可以笑纳了辽东与玄菟二郡,修筑防御工事、安抚士庶百姓,然后再慢慢蚕食乐浪与带方,让公孙渊弄巧成拙!
最重要的是,辽东兵将也舍不得离开辽东与玄菟郡。
公孙渊可不是蜀主刘备。
没有传誉四海的仁义之名,让士庶百姓甘愿背井离乡、扶老携幼相随。
或许,公孙渊只要说要放弃这两个郡的时候,麾下兵将与豪强之家就有半数做出弃暗投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决定了!
其三,则是关乎辽东雨季的问题。
夏侯惠声称自己必然会率领大军赶在雨季来临之前,穿过伴海道抵达辽水。
但雨季终究还是要给讨伐大军造成困扰的。所以,他指出了雨季到来、辽水暴涨时,魏国从冀州、青州转运粮秣的大船能直接抵达襄平城外,这是有弊有利的事情。请曹叡不要听信庙堂诸公之言,以雨季到来难以建功,而诏令他罢兵归来。
其四,是关乎魏国兴兵辽东之时,蜀吴二国动向的预判。
对于蜀国,他以雍凉各部没有调动以及蜀国前番出兵失利而归为由,断定他们不会兴兵来犯;而对于吴国,则是给出了犹如蒋济那般的推断。
同样认为,以吴国君臣的秉性,定会有火中取栗的举措。
但他请曹叡尽可宽心。
以江东兵将离岸则怯、无有敢死之锐为由,断定吴国即使兴兵来辽东了,也不会与公孙渊并力作战;而是会选择隔岸观火,待战局明朗了才会见机行事。如此,他完全有时间与余力,针对江东有可能的掩袭提前做出应对部署。
其五,乃是征求曹叡的许可。
他想请庙堂再次做檄文,以复被囚禁的公孙恭官职为名,剥夺公孙渊统领辽东四郡的名分,让辽东兵将士庶多个选择。
为了离间,动摇辽东军的抵抗意志。
不管怎么说,公孙恭虽然羸弱不能理事,但终究也当过辽东之主,许多辽东兵将都是他的旧部,且公孙渊夺位的时间也没多久。
这种离间之计很粗糙低劣。
前期肯定不会给公孙渊造成困扰的,但若是公孙渊在战事之中失利之后,效果就会十分明显了,也会让许多人为了自身家族的利益,放弃继续支持公孙渊了。
毕竟,夏侯惠此举,就是给予了他们一个体面的背主借口——他们不是背弃旧主投降给魏国,而是选择了侍奉更能保存公孙家族的公孙恭.
至于,事后是否当真要让公孙恭统领辽东四郡嘛~
将他改任其他官职不就行了!
就犹如先前荆州不战而降一样,武帝曹操直接表请刘琮为青州刺史,且还是挂名没有实地赴任的那种。
这五点便是夏侯惠奏表的内容。
也是让曹叡看罢后,便诏令让雍凉、淮南与荆襄阳三大战区都督,修表计议伐辽东战事的缘由。
他不是对夏侯惠无有信心。
而是想知道各都督的计议是什么,看看有无为夏侯惠拾遗补阙的可能。
曹叡这点就特别好。
只要战略定了,他就不会干涉都督的临阵决策,不仅给予全部的信任,且还会尽心配合着。
先前司马懿的千里请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过,此番三大都督的上疏呈上后,他看罢了就将之与夏侯惠的奏表一并封存了。
因为他们所奏表的内容,夏侯惠都有提及。
倒不是说,夏侯惠的谋略已然盖过了他们,而是他们对远在辽东的战事无法巨细皆表,唯有泛泛而谈,再附上一些提醒。
如镇守淮南的满宠,就提及了贼吴有可能兴兵的可能。
而镇守荆襄的暮气沉沉的夏侯儒,或许是因为此番战事主将乃本家的关系,在上疏中言辞一改往常的中庸。很是轻蔑的声称辽东公孙不过冢中枯骨而已,之所以能历三世,那是因为庙堂无暇顾及他,现今发大兵讨之,必然会旗开得胜、无往不利,让曹叡毋庸担心战事不利云云。然而,对于战事的拾遗补阙上,他却以不熟悉辽东那边状况为由,什么建议都没有给.
镇守雍凉的太尉司马懿所表,则是敢言得多。
他虽然没有亲临过辽东,但却对那边的状况颇为了解。
乃是通过先前武帝曹操北伐三郡乌桓、张辽袭破柳毅以及公孙康对凉茂口出狂言等事迹分析,从中指出辽东战事的难点,不在兵力多寡,而在于道远补给难;也指出了辽东应战有上中下三策可选,并预判了公孙渊必不取上策。
也正是他与夏侯惠所言皆同,令曹叡彻底宽心了。
毕竟,若是他连司马懿的谋略目光都质疑的话,那放眼整个魏国,他也没有可计议战事之人了。所以他现今要做的,只是依照先前的定论,让有司督促战事粮秣辎重的转运,然后便坐等战事结果到来了。
初夏四月末。
辽西郡孤竹城外,伐辽东兵将积聚兵营。
巨大校场的高高将台上,度辽将军毌丘俭声音激昂的宣读着讨辽东不臣的檄文;台下两万余幽州边军、六千内附鲜卑与乌桓游骑以及万余洛阳中军镇护部皆肃穆倾听着。有些人眼神饱怀期待热切,有些人神态波澜不惊,有些人目光沉寂迷茫,各有不一。
他们已然在此营地内整军了近月时日。
兵将之间已大抵熟悉,各部职责也划分明确,也到了开拔往辽东战场的时候。(本章完)
第258章 开拔
同类推荐:
绿春波(高干 替身情人 H)、
绝世小保安、
伪装兄妹(校园H)、
被我玩弄的家伙是个杀人如麻的疯批、
挤奶被养父撞破以后(产奶)nph、
小姨(1v1乱伦)、
公爵小姐(西幻 NP 高H)、
檐下雀(舅舅x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