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18脸红心跳
首页我父刘玄德 第180章 荀攸六策

第180章 荀攸六策

    一石霜糖一百二十万钱,一石雪盐十万钱。
    粟米二百三十钱一石,一石霜糖就能换近五千石粟米,一石雪盐则可换四百三十多石。
    水稻、黍米、梁糜的价格更贵一些,分别是三百到五百钱一石。
    刘先对霜糖和雪盐的兴趣相当浓厚,在这个年代,糖可不仅仅是美食,还是治病的珍贵药材,尤其是霜糖这样色泽纯净,甜度很高的糖,是极其热销的。
    不过刘先虽然兴趣十足,可他手里的权力却不够。
    在来之前,刘表、蒯越、蒯良等人跟他交过底,允许他动用钱粮购买食盐,上限是三千万钱。
    荆州目前除了南阳郡人口损失巨大外,其他诸郡可算是完好无损,人口总数依旧在四百万以上。
    东汉人成年男子每年吃盐8升,妇女和老弱吃盐6升,儿童吃盐4升。
    按照一户一对夫妻加上两个孩子来计算,一家四口人,一年需盐22升。
    汉代一升为两百毫升,盐的比重是每毫升两克,所以每升盐重400克,约等于18斤。
    荆州有户籍一百万以上,年需盐十五万石以上。
    盐价是1200钱至1500钱一石,以最低价格来计算,也要近两亿钱。
    刘先得到的授权完全不足以支付。
    按理来说,荆州的食盐来源自然是越分散越好。
    一般情况下,荆州也不可能把所有食盐需求全都交给徐州。
    可谁让眼下不是正常情况呢。
    荆州此时最重要的是食盐,而不是食盐来源。
    刘先相信只要情况传达回去,荆州必定愿意全部购买,而且还会给他记上一大功劳。
    于是,刘先表示需要立刻派人回荆州请示刘表。
    刘备自无不可,并给刘先的随从安排了快船。
    随后,刘先和许劭、滕胄等人就先在徐州暂住了下来。
    刘备安排华佗前往迎宾馆,给许劭看病。
    华佗去了之后,发现许劭乃是喘症。
    刘封有些明白,这可能是因为许劭年纪大了,又不适应江东的气候,再加上刘繇的倚重导致他事务繁杂,最终引发了支气管炎。
    华佗给许劭开了相应的药物,让他多加休息,病情自然能有好转。
    刘备还特地送来霜糖,吩咐给许劭进补身体,叮嘱不能多用,每日可吃一点,补充元气。
    对此,许劭很是感动。
    ************
    这日傍晚,荀攸又一次被州府轩车请进州府。
    刚准备下车时,就看见徐州方伯刘备带着儿子刘封站在车外,正一脸笑意的看着他。
    荀攸不敢托大,赶忙想要下车行礼。
    却不想刘备亲自伸手搀扶,让他既惊又喜。
    不得不说,刘备的行为搭配上他的厚朴的面容,格外能让人产生好感,为之信服。
    被刘备搀扶下车之后,荀攸赶紧后退一步,大礼参拜:“不意方伯竟如此厚待,攸受之有愧。”
    刘备却是再一次上前握住了对方的手,硬生生的将荀攸托起:“公达先生乃是智谋俊杰之士,备天性驽钝,笨拙少谋,故而对先生这样的才俊格外钦慕。先前听闻先生在襄阳,备不自量力,去信邀请,非备不知礼数,实是仰慕之心无以言表,只能冒昧行事,还望先生多多谅解。”
    饶是荀攸见多识广,也被刘备给感动到了。
    实在是刘备说话情真意切,言辞之中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人对他产生信任感,觉得这就是个老实人的肺腑之言。
    “久闻方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攸本将信将疑,今日得见,方知事实比之传闻还要真上三分。”
    荀攸本就是个谦逊的性格,刘备如此礼遇,他就是心中不满,也不会说些让人不悦的话,更何况眼下荀攸也确实很受感动了。
    于是,荀攸投桃报李道:“方伯贵为一州之主,却如此礼重贤才,即便滥竽充数如攸,也能得此厚恩,想必此事传扬出去,天下俊杰之士必当知道方伯之心,不远千里,远来归附。”
    听到荀攸的话后,刘备顿时乐的合不拢嘴了,一边捏着荀攸的手,一边往里引路:“公达先生,快快请进,酒宴已经备齐,只等先生您了。”
    随后,刘备握着荀攸在前带路,刘封则跟在他们的身后,三人来到后堂,分主宾坐下。
    宴席开始之后,刘备并没有劝酒,而是仔细的为荀攸解说起菜肴来。
    很多人误以为东汉吃的非常简单,可实际上东汉开始已经是做菜方法的大爆发时期了。
    只是局限于炒锅还没成型,因此没有炒菜。
    可各种脍、炙、蒸、羹、烤、拌、腊、渍、脯等多种制作手法,虽然远不及刘封所在的后世,可在东汉当时,也一样非常丰富的。
    只是这些做法的成本很大,往往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起的。
    即便是贵族家庭想要吃上一顿脍炙,也是需要不菲的价格,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的。
    刘封知道荀攸是个谦虚的性格,而且为人节俭朴实,生怕铺张浪费引来他的不快。
    因此准备的菜色,大部分都是常见菜,主菜是炖肉,蒸蛋、蒸鱼。
    因为加了雪盐,味道极为鲜美,而且没有苦味,这让荀攸又惊又喜,相当意外和满意。
    酒过半巡,菜过五味。
    刘备开始尝试招揽荀攸道:“公达先生来我徐州已有一段时日,不知对我徐州,以及对备有何建言?”
    刘备的心思,荀攸心知肚明。
    所谓求谏不过是个幌子,对方真正想引出的自然是后面的招揽。
    你若是有意应辟的话,那谏言自然可以直言不讳,一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如果双方不相与谋,自然也别硬凑到一起。
    另外一方面,也是展示一下能力才干,好能安排匹配的官职。
    如果无意应辟的话,那虚言几句美誉即可带过,对方也能理解你的立场了。
    荀攸沉默了片刻,方才开口道:“方伯治徐,节衣缩食,收拢流民,鼓励屯田,此皆善政也,自不必攸多言。”
    荀攸这话一出,别说是刘备眼含失望了,就是刘封也很是失落。
    没想到努力了这么久,荀攸还是看不上自家老爹吗?
    既然如此,那也只能好聚好散了。
    虽然荀攸是个强劲的对手,但刘备绝对做不出害人的事情。
    这不仅仅是刘备的性格底色,同样也是明智之举。
    荀攸受到邀请来徐州,要是遇害,这让天下人怎么看刘备?
    即便是刘备麾下的众多士人,恐怕也会为此沸反盈天了。
    刘备难掩失望之色,却依然强自撑道:“先生之言,备必不敢忘,备在此以薄酒一杯,预祝先生早日得遇明主,一展雄才。”
    刘备端起酒杯,却见荀攸端坐不动,心中突然微微一动。
    却听见荀攸悠悠开口道:“明公根基,尽在徐州。自古徐州乃百战之地,易攻难守。以项羽之勇,据此都为高皇帝所破。攸不才,为明公思得奇策六条,感明公厚爱,愿以此献于明公。”
    刘备登时大喜,赶忙应道:“还请公达先生尽言之,备洗耳恭听。”
    荀攸直起身体,朝着刘备拱了拱手:“第一条,当今天下,战乱频发,各地百姓,民不聊生。攸自长安东出,归乡颍川,后又欲入蜀,南下襄阳。沿途所过之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以攸浅见,日后中原大地,必将缺人。”
    “明公收拢流民,安置其等屯田,此为大善之策,不仅尽显明公仁心,更可增厚徐州实力,当益增之。”
    “明公,攸在襄阳刘表处盘桓数载,荆州所屯之粮,可有数百万石之多。明公可遣人往购,景升公此时正欲结好徐州,必不会阻拦,此为铸本之策也。”
    “明公,自古徐扬不分家,昔日西楚霸王败于我高皇帝,英布之力,乃是双方角力之关键。最后乃是高皇帝技巧一筹,成功笼络了英布,当即截断项羽一条臂膀,开始转守为攻。”
    秦末汉初,英布先从项羽,败秦复楚,被封为九江王。
    当时的九江王国,就是今天的扬州大半,包括了江北的庐江郡和九江郡国,以及江南的丹阳郡,以及部分豫章郡。
    如果英布站在项羽这一边,项羽将不再担心来自于左翼的威胁,而且同扬州互为犄角,大厚其形,有了宽广的战略纵深,刘邦想赢,不说再没有机会吧,至少也要上调几个难度。
    而现在的扬州,还多出了开发极为成熟了的吴郡,以及包括了秦末汉初时期的瓯越和闽越两个王国。
    荀攸这是在疯狂暗示刘备,扬州才是徐州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明公,中原虽好,此时却是百战之地,烽火遍地,流民失所,是为负担而非益处。”
    荀攸朴实的面容上露出些许激动之色:“高皇帝全据雍、益,方能累败而一战功成。明公何不效仿祖上,先踞有徐扬,则退可安定一方百姓,以待天时,进则可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不亚于齐桓、晋文也。”
    “此为增益之策。”
    刘备听的连连点头,忍不住看了一眼刘封。
    盖因荀攸之策,竟然同刘封意见极其相近,难道自家儿子的能力已经与荀公达这等天下名士不相上下了吗?
    “其三,兖州曹吕之争,已近一年。”
    荀攸继续说了起来,话题转到了兖州:“以攸愚见,吕布定非曹操之敌,快则数月,慢则半年,吕布定会为曹操所败,而他也只能投奔徐州而来。”
    刘备心中又是咯噔一下,又看了刘封一眼。
    自家儿子倒是好气性,明明荀攸所言同他如出一辙,可他却神情自若,不露分毫,当真好城府。
    “明公,吕布若是当真来投,这可是个烫手山芋。”
    荀攸脸上流露出无奈的神情:“不瞒明公,吕布对攸,实有救命之恩。”
    “哦?!”
    刘备露出惊讶之色,这事他其实也知道,刘封就跟他说起过,用以也是赞叹荀攸视死如归,非常人也。
    “竟有此事?”
    荀攸随后将自己在长安策划诛董,事败被抓,投入大牢,等候问罪,随后正好遇上王允、吕布诛杀董卓,将他救出的事情叙说了一遍。
    刘备一边听,一边赞叹,夸奖荀攸不惧生死。
    荀攸谦逊两句后,转而说道:“明公,不论吕布性情如何多变,毫无忠信可言,但其对汉家却有匡扶诛贼之功,此天下共知也。若吕布来投,明公若是收留,恐有腋肘之患,若是不收,恐失天下之望。”
    听到这里,刘备脸上露出犹疑之色,引起了荀攸的好奇。
    “明公莫非已有对策?”
    听到荀攸的问题,刘备点了点头:“不瞒公达,却有一想法,正欲请教公达看法。”
    荀攸恭候道:“不敢,还请明公示之。”
    刘备说道:“若是将其所部安排去青州,置于孔北海麾下,公达觉得如何?”
    荀攸一听,顿时笑了起来:“明公,此策正是攸所欲献之策也。”
    原来荀攸竟然不谋而合。
    荀攸接着说道:“孔北海素来对吕布推崇备至,很是欣赏,吕布又同袁绍势如水火,若是将其放在青州,当为我徐州北方屏障也。只是仍不可大意,需有一智谋之士坐镇琅琊,方可无忧也。”
    刘备听的连连点头:“公达所言,极为有理,备当从之。”
    历史上孔融对吕布可是非常推崇的,赞不绝口,而吕布对名士也确实很是宽纵,被陈珪、陈登父子耍成傻子了不提,陈公造他反被抓了个现行,最终也是当无事发生。
    反倒是平叛有功的高顺吃了挂落,所统带的陷阵营被吕布夺走,让他小舅子魏续统带,直到战时再交还给高顺。
    荀攸接下来又连献三策。
    “第四策乃是假道伐虢之计,明公可表举袁绍之子为茂才,并以支持其任青州刺史为代价,保全孔文举的北海一国。如此一来,明公不但保住了对我亲善的孔北海,同时也杜绝了袁谭继续扩张,压迫我琅琊的口实。”
    “第五策乃是远交近攻,明公可以暗遣使节,赶赴巴蜀,交好刘璋。”
    “刘璋此人虽然有些暗弱,却并非没有智谋,其人不思进取,只欲割据巴蜀,为一方诸侯,可暗结为援助。”
    “荆州刘景升,外宽而内厉,外表淡泊实具野心。以攸观之,其对扬州必有所图。如今遣使而来,一则交好明公,二则试探徐、扬,三则打探虚实。若扬州有变,刘景升必将顺江而下,攻城略地。”
    “第六策乃是树上开花。”
    荀攸一口气连说了数策,有些口渴,刘备赶忙命人上了茶汤,耐心等待。
    荀攸稍稍解渴之后,继续说道:“如今天子仍在关中,为凉州诸贼所欺,明公乃是汉室宗亲,何不派人进京朝贡,让天子知道徐州仍有宗亲,不绝向汉之心呢?”
    “此六策,乃是攸耗费心血思得之策,尽献于明公,公可择可行之策试行之。”
    刘备登时大喜,离席朝着荀攸大礼道:“能得先生献策,备不甚欣喜。备不才,敢请先生能否常伴左右,指点在下不足。”
    荀攸也起身离席,对拜道:“攸才疏学浅,不意明公如此厚爱。明公若是不弃,攸愿为明公效犬马之劳。”
    “好!好!太好了!”
    刘备喜出望外,快步走到荀攸身前,将其扶起。
    “公达,目前有三个职位,可任由君择一而定。”
    刘备介绍道:“其一乃是广陵太守,此职位空悬已久,若是公达有意,备当举荐之。”
    太守乃是两千石的高官,本应该是中枢才有举荐任命的权力。
    可自从废史立牧以来,州牧仿佛一国之主,只要硬实力足够,早就把下面各州郡太守国相的任免权力抓在了手中。
    刘备入徐州的时候,虽然是弱势州牧,可这大半年以来,连战连胜,已经牢牢掌控了军队。而徐州士族也因为薄徭轻役的关系,也对刘备比较支持。
    再加上陈登,糜竺等挺刘派的活动,刘备在徐州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强势州牧了。
    天下各州,恐怕也只有冀州袁绍能强过刘备一头了。
    也正因此,刘备才能压着广陵太守的职位直到现在,而且一言而决。
    不过在刘封的劝说下,刘备打算把广陵郡一拆为二,靠近前线的那部分已久为广陵郡,后方沿海的则拆分出一个海西郡。
    徐州实在是太小了,可容纳的两千石位置也太少了,还是需要扩容。
    等到拿下扬州,这种情况就会好许多了。
    “若是公达想留在州府,我当以军机从事待之。”
    刘备随后给荀攸解释了一下何为军机从事,说白了就是掌控徐州谍报,负责收拢各种信息,直接对刘备一人负责。
    这职位虽然是刘备原创,可若以重要程度和受信任程度,恐怕连别驾从事都比之不过。
    “其三就是除了别驾之位外,治中、长史、功曹三位可任荀攸挑选。”
    之所以别驾不行,是因为按照惯例,别驾都是留给本州名士的,是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刘备若是贸然破坏这一规则,肯定会引起不少徐州士人的不满,这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而这一点,荀攸也是很清楚的,明白其中的缘故。
    最后,刘备还补充了一句:“公达若是有其他想法,可尽管告知于备。只要合情合理,备无有不从。”


同类推荐: 穿成逃跑小知青大明之雄霸海外我在生存游戏里搞基建新明时代旺夫农家女情敌每天都在变美[穿书]皇权血色民国,血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