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18脸红心跳
首页受气包她不干了[快穿] 第64节

第64节

    按照两家的关系,应该不到需要送重礼的程度,有些奇怪,不过也和她没有太多关系。
    进屋的时候宁父和宁母还在询问细节,宁初夏都能瞧见小冯脸上时不时浮现的纠结,她没打扰,只是安静地坐在旁边旁听。
    丁恒茹离开时走得飞快,当离宁家有段距离时,她的步子便慢了下来。
    她本以为自己这么一慢,会被弟弟甩在后头,却不想丁恒福也跟着慢了下来。
    丁恒茹有些奇怪地瞥了弟弟一眼,这才发现丁恒福脸上不太对劲的情绪,他像是出神般地在想着什么,耳畔到脖颈,泛红得厉害。
    刚刚他们是绕到镇上去买的东西,然后又乘车到宁家,这一路上弟弟和平常没有什么区别,这些怪异之处……好像是从宁家出来后才有的。
    “你怎么了?”丁恒茹担心道。
    丁恒福才意识到自己出神的时间有些久,他不太自在地看着路边的杂草,半晌才转移话题般地问:“姐,你刚刚怎么突然问宁初夏的哥哥和妹妹回来没有,你认得他们?”
    他随口一问,却正中丁恒茹不愿和外人细说的少女心事。
    农村订婚、结婚早,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当地不兴远嫁,交通不便,本也就对外交流不畅,大多数人这辈子最远去过的地方也就是镇上,认识的人除了村民就是亲戚。
    当地做父母的,都习惯于提早考虑,一旦自家的孩子长大,就得事先看看周围的适龄男女,否则等人家都定下,连挑拣的空间都没。
    当然,这些父母算盘是不会同儿女细说的,丁恒茹当初在家里洒扫,听到母亲同姨妈聊天时说了两句。
    她的姨妈,翠花婶子一直在帮母亲关注着杏子村的情况,她预先筛了筛,才选出两户人家,先给母亲透了个底。
    “……宁家家风不错,全家都是老实人,就是有点犟,非得送孩子去读书,现在三个孩子都在念初中,估计省不下什么钱……”
    当时丁恒茹隐约听着,母亲是不太看好宁家的,母亲觉得宁家拎不清,三个孩子都送去念书,又不是什么大富人家,虽说不知道家底怎么样,可怎么想也存不下太多钱,女儿嫁过去,怕是要吃点苦。
    后来这对话便告一段落,母亲也说还不着急,还能再看看,总是要挑个合适的才行。
    本以为这只是这么一听,后来丁恒茹却总能听到关于宁家的消息,一次又一次地刷着存在感,让她的心里,也悄悄地留下了这么个印,前两年,宁初春考上中专的消息他们村都传开,丁恒茹曾经看过宁初春那么一眼,虽然不至于少女思春,可人总是会比,宁初春看上去,比村里其他同龄的男孩,更要有出息一些。
    昨天晚上,她没睡着,出来上厕所的时候偷听到母亲和父亲在说话。
    他们声音很小,不过环境安静,倒是能听得清清楚楚。
    “……早知道宁家人这么出息,我就早早地拿点礼上门把恒茹同宁家老大定下了,现在……”丁母说话时有不少细碎的叹气声音夹杂在其中。
    “也不怪你,以前谁看得出来呢?我本来听你说,还觉得宁家人傻,两个女儿都送去念书,以后还不是白白嫁给别人,让别人赚了,可哪知道,他们家孩子真就出息,一个中师,一个大学,起码那个小的,出来总是要赚几年钱供家里的,现在房子也起了。”丁父也很感慨。
    丁母翻了个身:“明天让恒茹送点贺礼过去,留个印象,他们家三个孩子都出去读书,老大总是要回来养老的,到时候也说不准……”
    后面的话丁恒茹便也没问,只是记在了心里,一晚上翻来覆去恍如摊煎饼,就是睡不着。
    她当然知道母亲话间的意思,自己心中也隐隐有了些波动。
    “我哪认得,就是随口寒暄一句。”丁恒茹没承认,勉强镇定地看向弟弟,“你还没说你是怎么了?”
    绕了绕又绕回来了,丁恒福迟疑了一会,才看着旁边说:“姐,你说那宁初夏……”
    丁恒茹一愣,不可置信道:“你不会想着人家吧?”
    丁恒福没吭声,可沉默,有时候是有含义的。
    刚刚只是看了两眼,宁初夏的脸便刻画在了他的心里。
    丁恒福说不明白为什么,但就是觉得那姑娘说不清的讨他喜欢。
    她头发不长,估计放下来也才堪堪到肩膀,随意地扎了两个小揪揪,看人的眼神清澈又温和,人挺瘦,皮肤也白,丁恒福不会形容,就知道这姑娘是好看的,和他以往见过的姑娘都不一样。
    “你可收了你的心吧!”丁恒茹没忍住,拍了弟弟一下,“癞□□想吃天鹅肉,就是说的你这样的。”
    “我怎么就癞□□了……”
    丁恒茹叹了口气,看着弟弟那别扭的模样,就知道他准保是不服气:“你傻啊你?你不想想,人家宁初夏是什么人,是大学生,是高考状元,上报纸,见领导的人!她马上都要去首都念大学了,这一去,都不一定能回来!”
    少数跟着知青进城的村里人,只要是在那能住得下的,几乎就没愿意回来的,丁恒茹其实也不太懂宁初夏这去首都读书什么概念,但她和大多村里人一样,都对首都这两个字有种莫名的敬畏,首都可不是寻常人能去的地方。
    “你听我的,就别想了,咱们和人家不一样!”说到这,丁恒茹心里有些酸,这话是说的弟弟,又何尝不是在说她自己呢?
    “人家念书的人,毕业是分配工作的,以后最差也是要去镇上县里工作的。”
    “我也能去。”丁恒福不太服气。
    “能一样吗?”丁恒茹知道弟弟现在只是不甘心,下意识地争上一句,“你现在不接受,以后也要知道,人家已经走得远了,你追不上人家的。”
    她像是也说服了自己,按捺掉了那些旖旎念头,扯了扯弟弟,又快步往前了。
    丁恒福没说话,他要迈步前,回头看了眼已经瞧不见的村子,然后跟着姐姐不断往前。
    少年人总是会做梦,可这梦大多难成真。
    而宁初夏,大概就是他的那个永远不能成真的梦,只能封存在心中吧。
    ……
    杏子村到首都去的唯一方法,就是搭乘火车,市里没有火车站,所以宁初夏得和从前上学一样,坐车到市区,再由市区转到隔壁市,再上火车出发。
    单单路上要耗费的时间,就足够叫人叹为观止。
    宁父和宁母本是想送女儿去上学的,可这一来一回,单单火车钱,一个人就得出二十多元,当然,这是硬座票的价格,站票自然要便宜不少,只是小冯事先同他们说过,上学时期的火车挤,杏子村离首都着实挺远,再加上天热,这么颠簸过去,估计人得要半条命。
    更别说前前后后还要花钱,住宿、餐饮,零零总总这么一加,确实不是个小数目。
    如果只是花钱还好说,宁父和宁母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们到首都,估计人就直接摸瞎,这可是有前车之鉴,当时宁母第一次去市区看宁初夏,就差点没把自己绕晕在那,花钱事小,到时候反倒让女儿操心就不好。
    相比之下,不如把这些钱给宁初夏,作为她平日的开销补充。
    最后在宁初夏自己的要求下,宁家人便也都同意了她的意见,决定只送她到火车站,小冯说了,学校那边会在首都火车站接新生,只消把人送上车,剩下的事情应当不用太操心。
    宁初夏最后算是“轻装出行”的,小冯自己也没做过火车,对于火车拥挤的描述全从旁人叙述而来,说得很是夸张,而且又有担心火车上偷窃的情况,宁初夏的行李最后删删减减,便也没带太多。
    其中最为重要的钱,则是被缝在一件衣服的内衬里,而那件衣服,也直接和装着行李的蛇皮袋缝在了一起。
    除此之外,宁初夏还带了水杯和两个饭盒,车上有锅炉烧水,可以去接热水。
    其中有个饭盒,里头装着的是能在大夏天稍微放置的馒头和自家腌的咸菜、咸鱼,否则放坏了,就约等于没带。
    小冯给的建议是,在站台经停的地方,可以下去买些热的吃食,只是站台卖的东西肯定不便宜,宁初夏也没想这么浪费。
    临要走的那几天,宁家几乎是门庭若市。
    一想到宁初夏要去首都,大家便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他们对于首都的所有了解,都是来自于各种各样的传说,还有广播报纸、电视上呈现的内容,可说来说去,总是就这么几样。
    首都人吃什么,是不是也吃鱼干虾酱。
    报纸上总写的,外国友人来也会去的长城,到底长什么模样?
    故宫紫禁城听说很大,有没有比一个村还大?
    ……
    他们问题很多,宁初夏虽然颇觉好笑,可还是认认真真地记下了这些问题,并承诺如果看过了这些,一定会写信回复。
    白天,是乡亲们的主场,到了夜间,则是宁家人的专属时间。
    宁初夏行李里,那个放钱的布兜,被拆了又缝,缝了又拆,宁初春和宁初秋平日花钱不多,省下的钱,这回都放到了里头。
    宁父和宁母的想法也似乎总是在变,忧心宁初夏的钱会不够花用的他们,每天都想再添点钱进去。
    除却例行的塞钱之外,便是每天对宁初夏的围观,宁家修缮过房子后,三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房子。
    宁初夏每天晚上,都能在迷迷糊糊中感觉到自己门外有人在走动,要不是她知道是谁,恐怕都要疑心这是闹鬼了。
    他们似乎心中都装了不少事,可当真站在宁初夏面前时,又个个沉默,怎么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日子这么一天天过去,便到了宁初夏要出发的时间。
    村长特地找人借了车,宁家人一大早,便在村里人的欢送下离开,到镇上同何老师一家汇合。
    临要走时,宁初夏回头看了一眼,许是她看错,人群中有个像是丁恒福的人闪过,宁初夏没太关注,收回了眼神。
    之后便是颠簸又辛苦的转车历程,这么浩浩荡荡一群人,再想想这时间,看看那行李,好奇的人们便能得出同样的答案——这怕是送孩子去上学的。
    其中有几个好奇心很重的,还会凑过来追问下宁初夏的名字,要去就读的大学,然后在沉吟中灵光一闪,和之前很出名的那位高考状元对上号,立刻投以赞赏和羡慕的眼神。
    总算到了火车站,一行人中,已经有不少都面露疲惫。
    毕竟他们这是卡着时间的行程,一路连个休息的点都没,一直在往目的地奔赴。
    想要进站台送人,是得要交送台费的,当然,其中总是有不少人会选择逃票,宁家人不懂这种弯弯绕绕,再说也不可能在这时候想着省钱做这种事,他们乖乖地按人头交钱,在小贩狐疑的目光中,领了一小叠的站台票。
    也难怪别人觉得奇怪,也就何老师家打扮要好上一些,宁家人穿衣打扮,一看就挺朴实,不像是什么富贵人家。
    可和他们打扮截然不同的,是他们大方得过头的举措,这么多人,也不带讲价的,一角钱一张的站台票,说买就买,还老老实实地报人头,简直是冤大头本大头。
    甭管小贩怎么想的,也对宁家人造成不了什么影响。
    进了站台,火车还没到,站台上已经全都是人。
    宁初夏看着行李,她自然是看得出,宁家人有很多的话想说,只是他们都说不出口罢了。
    倒是宁初春和宁初秋去念了一趟书,看上去得了锻炼,要果敢一些。
    他们先后地抱了抱宁初夏,在宁初夏的耳边,说了些话。
    人在不同的境遇,遇到的情况也很不同。
    宁初春和宁初秋所念的学校都不在本市,一个在隔壁省,一个在本省省会。
    而这两所学校,所招的学生,和以前的初中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两人在进入学校后,原有的观念和想法都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见到来自于五湖四海,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之后,才发现以前自己总觉得习以为常,人人如此的事情,其实并不那么“正常”。
    原来有那么多地方,让孩子念书其实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除非家里条件不好,否则不会让孩子不念书。
    原来也不是每个家庭,都非得要有一个男丁,就算有了,也未必要把儿子放在第一位考虑。
    原来多子女的家庭,也有尽可能地做到一碗水端平的情况,宁可每个人得到的差一点,也不让它不平衡。
    ……
    太多的原来,堆积在他们面前,让两人再一次地从根源上地认知到,他们的理所当然,其实并不正确。
    而在看到外面的世界后,他们也更能清楚地明白,如果当初宁初夏没有为自己争取,对她来说,失去的东西,不是只有念几年书,或者是以后的工作那么简单。
    以前的愧疚,更多的是看到宁初夏委屈,意识到她吃了亏,心里过意不去。
    现在则是,清楚地明白,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宁初春和宁初秋都趁着拥抱的时候对着宁初夏说了句对不起。
    他们的对不起,宁初夏没有回应,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们。
    这样的反应,和两人预料的不太一样。
    这些年来,宁初夏在学习之余,对于自己的兄妹都很关照,平日里虽然看上去稍有疏远,可他们认真想想,又觉得没什么区别。


同类推荐: 排他性(bdsm)臣服于同学胯下的母亲高考母子(番外篇)我给OL娇妻绑上了眼罩骨科疗养院(短篇合集)人兽乱(H)拍卖警察HP霍格沃茨男生隐秘数据测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