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18脸红心跳
首页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 第41章 老朱居然对一个文臣这么好,难道叶瑾是他的亲儿子?

第41章 老朱居然对一个文臣这么好,难道叶瑾是他的亲儿子?

    纵观洪武一朝,文官的存在感都特别的低。
    朱元璋对文官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
    就比如说洪武3年大封功臣的时候,受封公爵的一共有六个人,其中武将五名,文臣一名。
    受封侯爵二十八人,全都是武将,一个文臣都没有。
    开国功臣中文臣封爵的只有三个人,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诚意伯刘伯温、忠勤伯汪广洋。
    而且这三个人当中,也只有李善长的爵位较高。
    这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难以想象的。。
    就拿唐朝来说吧,只要是有一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其中排名第一的长孙无忌文武双全,上马能领兵,下马能抚民。
    但是像杜如晦、房玄龄、魏征、虞世南等可是标准的文臣呐。
    而且杜如晦和房玄龄还是名垂千古的贤相。
    至于魏征那就更不用多说了。
    古代十大谏臣之首。
    千古名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他向李世民纳谏的时候提出来的。
    那么除了唐朝,别的朝代在开国之初都有哪些出名的文臣呢?!
    秦朝的李斯、韩非子、吕不韦…
    西汉的张良、萧何、陈平…
    东汉的卓茂、伏湛、吴汉…
    至于两宋那就更多了。
    比如说‘半本论语治天下的赵普等等。
    两宋完全就是士大夫与老赵家共天下,所以从开国之初就确立了文官政治。
    至于蒙元…
    汉人属于下等人,统治阶级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所以自然就没有叫得出名字的贤臣了。
    但是明朝洪武年间就不一样了。
    明朝虽然也重文轻武,但是在洪武、永乐年间的情况又完全颠倒过来。
    倒不是说武将的地位要比文臣高多少,但是最起码是平起平坐的。
    特别是在洪武一朝。
    能够青史留名的武将特别多,比如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等。
    但是文臣也就那么几个了。
    名气最大的当属刘基刘伯温,但是他不但爵位低,仅仅受封伯爵,而且早在洪武4年就辞官归隐了。
    民间一直传说在洪武八年的时候被胡惟庸下药毒害。
    不过刘基到底死没死,到现在都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至于李善长。
    确实有贤臣的潜质。
    不过因为私心太重,功成名就之后结党营私,贪污腐化,所以早早就被朱元璋猜忌,早就已经处于半隐退状态了。
    其他诸如胡惟庸、汪广洋、宋濂之流。
    除了胡惟庸因为洪武四大案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还不是好名声),其他两个人的名气就小得多。
    就比如此时的奉天殿内,虽然文武百官几乎将这座大殿都给塞满了,但是让叶瑾来到现场,武将他估计能认识不少,但是文臣的话估计一个都没有听说过。
    这就是洪武一朝文官的境遇。
    别以为老朱杀勋贵狠。
    但是老朱杀起文臣来,更是狠上加狠。
    光是胡惟庸谋逆案,被牵连诛杀的文臣就多达上千人。
    而且如果贪污受贿查证属实的话,连去菜市场砍头都是奢望。
    老朱发明了一种专门对付贪官的刑法—剥皮室草。
    就是将贪官的人皮活生生的剥下来,然后往人皮里塞进干草,再放在衙门口示众。
    下一任官员来赴任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去参观前任的人皮。
    那场面。
    啧啧…
    光是想一想都让人瘳得慌。
    所以老朱治下的文臣,一个个都跟鹌鹑似的,每天上朝就跟上刑场一样,深怕自己一去不复返了。
    就比如说今天。
    虽然奉天殿内乱哄哄的吵成一团,差不多有上百人站出来弹劾上元县县令叶瑾,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武将,或者曾经是武将,现在的官职的文臣。
    真正的文官几乎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跟风弹劾。
    一方面是自古以来,文武对立。
    文臣和武将从来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昨天上元县县令率领差役查抄秦淮河北岸,打的是勋贵的脸,查抄的勋贵和皇亲国戚的产业,和文官有半毛钱关系?!
    更何况,叶瑾乃是洪武十四年的新科进士,乃是文臣。
    自己人呐!
    所以这帮子文臣凭什么帮着武将弹劾自己人?!
    另一方面则是文臣的情商可比这帮子粗鄙武夫高多了。
    昨天叶瑾在秦淮河北岸高调行事,甚至还当众念了一句反诗。
    如果是老朱真的有心惩戒叶瑾,昨天晚上锦衣卫都去请叶瑾来昭狱喝茶了。
    但是今天早上上早朝都没有动静。
    说明什么?!
    说明叶瑾昨天的举动明显符合朱元璋的心意。
    既然如此,干嘛还要跟风弹劾叶瑾?!
    目前老朱杀勋贵还有几分顾忌,但是杀起文臣来可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所以几乎所有文臣都在心里下定了决心,坚决不趟这滩浑水。
    什么?!
    叶瑾不是文官集团里面的成员吗?!为什么这些文官见他被弹劾也不管他?!
    废话。
    死道友不死贫道。
    万一老朱顶不住勋贵和皇亲国戚的压力,要拿叶瑾开刀呢。
    自己和他又不熟,干嘛要替他承担风险?!
    所以奉天殿内的绝大多数文臣几乎都是眼观鼻,鼻观心,竖起耳朵听这帮子勋贵和武将在大声斥责叶瑾。
    一个说他私收商税,搜刮民脂民膏。
    另一个则说他煽动百姓闹事,又谋逆之举。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近一百多大臣站在奉天殿内,一个接一个的将自己弹劾的内容大声念了出来。
    能让这么多勋贵如此痛恨的七品县令,叶瑾也算古往今来第一人了。
    整整一炷香的时间之后,大殿内闹哄哄的声音终于渐渐平息了下去。
    一身龙袍的朱元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一双虎眼在大殿内来回巡视,就像是巡视自己领地的猛虎一样。
    足足数息的时间,他的声音才在大殿内回荡起来,“还有何人要弹劾这个意图谋反,胆大妄为,贪污腐化的上元县县令?!”
    听到老朱的这句话之后,殿内的文官武将个个面面相觑,完全不知道老朱到底是什么意思。
    根据弹劾的内容来看。
    上元县县令叶瑾私收商税、煽动百姓、意图谋反等罪名应该是证据确凿的啊。
    按理说皇帝老儿这会儿应该是勃然大怒,然后下旨让锦衣卫去拿人啊。
    为什么还要问还有没有人要弹劾叶瑾。
    有的话站出来。
    给人的感觉怎么像是老朱统计哪些人弹劾叶瑾,然后打算秋后算账啊。
    怎么回事?!
    难道这个上元县县令来头很大?!
    是老朱的私生子?!
    又或是昨天的行为是老朱私下授意的?!
    还在诸位大臣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老朱终于又开口道,“看来是没有人弹劾了,不过区区一个七品县令,居然能闹得上百大臣当众弹劾的地步,看来一定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这样吧,着有司速将此撩带至御史台问话,若真的查证属实,按律处置…”
    听到老朱的这句话之后,大殿内弹劾叶瑾的武将、勋贵都松了一口气,个个面露一丝轻松快意的神色。
    妈的。
    刚才被吓了一跳。
    还以为那个狗官昨天的行为是陛下私下授意的呢。
    现在看来应该不是。
    哼哼!
    狗官,真以为我等勋贵是你一个小小七品县令随意拿捏的?!
    进了御史台,就算你不死,也得脱一层皮。
    但是很多人却从老朱的这句话里听到了别样的东西。
    那就是老朱说的是将叶瑾带来御史台问话,而不是治罪。
    关键是,叶瑾涉及到的可是谋逆大罪呐。
    居然没有派出锦衣卫抓捕,而是让他来御史台说明白就行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老朱真的没想要弄死那个七品县令呐。
    不但没想要弄死这个七品县官,反而似乎对他昨天的行为颇为赞赏。
    真乃咄咄怪事。
    只是…
    老朱什么时候对一个文臣这么好了?!
    难道这个上元县县令叶瑾,是他的亲儿子?!
    果然。
    老朱刚刚说完那句话之后,有漫不经心的说道,“既然没有别的人弹劾上元县县令了,那咱们再说说别的事吧。”
    “比如说,朕听说秦淮河北岸五十余家酒楼、青楼、勾栏瓦舍、赌坊等产业背后的东家都是朝中大员?!其中有一家名叫‘四海赌坊’的赌坊甚至还涉及到了好几起人命案件,其中一件甚至还是灭门惨案…诸位爱卿,可有此事否…”朱元璋阴恻恻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着。
    噗通。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站在武将队伍里的荥阳侯郑遇春双腿一软,直接跪倒在地。
    所有人都知道,荥阳侯郑遇春完了。
    不管四海赌坊犯下的那些罪行和他有没有关系,但是他是四海赌坊幕后大东家这是没得洗的。
    就算是在法制健全的21世纪。
    单位犯罪之后,单位的法人就算是不知情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更何况现在可是封建专制统治的14世纪呢。
    而且郑四海等人犯下各种罪行的时候,打着的可是他荥阳侯郑遇春的旗号啊。
    他既然享受了四海赌坊输送的经济利益,那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有好处的时候就是四海赌坊的大东家。
    四海赌坊出事就撇清关系。
    呵呵。
    或许在别的皇帝手下可以糊弄过去。
    但是老朱可是一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主。
    所以当郑遇春面如死灰的跪倒在大殿内的时候,朱元璋看都没有看他一眼。
    而是继续站在宝座台上,声音略带嘲讽的说道,“上元县县令确实罪大恶极,不
    然不会激起文武百官群起攻之。啧啧,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居然能让这么多达官贵人这般憎恶,他叶瑾果然是古往今来第一人呐。”


同类推荐: 武道从练刀开始这些书总想操我_御书屋娇门吟(H)逆战苍穹不朽灵魂仙绝恋逆凡之巅双穴少女和她的触手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