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
随着一声锣响,寿春城东门附近的百姓纷纷围了上去,一个个都在跟敲锣的官吏打听是什么事,要不怎么说爱凑热闹是人的天性呢?
不过当得知是募兵,这些围观的百姓顿时一个个都兴趣索然,就想要散去。
毕竟俗话都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要去当兵呀,吃不饱睡不好不说,每个月又挣不到几文钱饷银,还随时有缺胳膊少腿甚至丢命的危险。
倒不如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种那几亩薄田,天天搂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好吗?
再不济,去给人打打短工,虽然饥一餐饱一餐的,但总比上战场送命强呀。
看这些围观的百姓就要散去,募兵的官吏有些急了,扯开嗓子大喊一声道:“都别走呀,待遇优厚。”
一听待遇优厚,围观的百姓都笑了,当兵待遇再优厚又能优厚到哪里去?撑破天顶多就是一个月多发几十文钱。
不过总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趁机大声起哄道:“官爷,待遇有多优厚呀,难道还能一个月给一两银子不成?”
募兵的官吏用力摇了摇头,一字一句道:“不是一两,而是二两。”
切,我就知道给不到一两银子,原来只有二……等等,他是不是一不小心嘴瓢说错了,把二钱银子说成二两银子……
这一刻,围观的百姓没有一个人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岔了。
要知道,大宁立国之初,继承的是前朝的府兵制,士兵皆来自各地兵府,不仅没有一文钱军饷,还要自己花钱去购置兵器甲胄,作为交换府兵们可以免除其他一切课役。
只是当时府兵家中都有自己的田地,自然承受得起这些开支,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不少府兵家中的田地都被朝中权贵和地方豪强侵占,他们自然再无力负担得起这些开支,也不愿再为朝廷卖命,各地军府的府兵纷纷逃亡,府兵制至此名存实亡。
到了白巾之乱时,各地府兵在没有什么像样武器的白巾军面前竟然溃不成军,一败涂地,甚至还有不少因为家中土地被侵占而心怀怨恨的府兵阵前倒戈,竞相加入白巾军,以至于让白巾军短时间内迅速壮大,一度威胁到了朝廷的统治。
最终,朝廷无奈之下只能听从一些大臣的建议,改封各州刺史为大都督,准许他们自行截用本州的赋税,用以招募士卒来讨伐白巾军,士兵们才开始有机会拿到一份饷银。
但至于每个月能拿到多久,就要看是谁征募来的士兵。
比如说如果加入的是洛阳四卫,大多数士兵每个月都能拿到五百到一千二百文,被上面的将校克扣和拖欠的部分也不会太多。
至于各地大都督自行招募到的士兵,待遇可就天差地别了,待遇好的一个月能给五百到八百文,待遇不好的可能只有一两百文,甚至一文钱不给。
正因为如此,当这些围观的百姓听到这次招募士兵能给到二两银子一个月,自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甚至有些怀疑是募兵的官吏在戏耍他们,逗他们取乐。
募兵的官吏看这些百姓不相信,又再一次大声强调道:“就是二两银子,每个月足额发放,绝不克扣和拖欠一文钱。”
顿了顿,不等围观的百姓追问,又继续补充道:“另外,凡是应征成功的人,大都督府会分发给他的家人十亩田地……”
募兵的官吏话都没说完,围观的百姓已经彻底疯狂了。
当兵不仅自己每个月能拿到二两银子,家人还能分到十亩田地,这样的好事去哪里找?
今天这个兵老子当定了,我说的,天王老子也拦不住。
不是没有人怀疑这些话的真实性,只是看着这么多人都一拥而上,踊跃报名,哪里还敢再迟疑,是真是假,应征成功后不久知道了,如果是真的,慢了可就真的轮不上自己了。
一个上午的时间,整个寿春城的东门都热闹非凡,不少百姓闻讯而来,将整个东门围得水泄不通,募兵的几个官吏前面都排起了数个长长的队伍,而且还不断有人继续往队伍后面排。
虽然这次征募士兵给的待遇是空前的优厚,但条件却放得很宽,不管出身,不问过往,只要年轻健壮,身体没有残疾,能够将募兵官吏前面的石锁连续举起三次,就算通过了。
凡是应征成功的人,都会有官吏当场登记下他的姓名与住址,发给他一面军牌。他需要拿着这面军牌在三天之内去临时军府报到。
至于分给他家人的十亩田地,要等到他从军之后的一个月,如果他没有被淘汰出军队,当地官府会在他居住的村子附近给他们家划出十亩田地。
换而言之,实际上每个士兵都有一个月的考察时间,如果最终表现不合格,也是会被淘汰出去的,十亩田地自然也就没有了。
虽然如此,但这还是一点阻挡不了城中百姓踊跃报名应征的热情。
东门的每个人注意力都集中在募兵上,没有人注意到不远处正有几双眼睛饶有兴致看着他们。
因为谁也不会想到,他们其中有一人正是此次募兵的始作俑者,徐州大都督萧恪。
南边的丹阳郡已经传来消息,除了负责镇守濡须口的水军,大多数扬州军都已经往东撤向建业。
萧恪不得不佩服苏璘的算无遗策,果然如他说的那般,只要放了一个莫直,以孙鸾的谨慎和多疑,反而不敢再轻举妄动,只能灰溜溜撤军返回建业。
既然南边扬州军的威胁暂时解除了,萧恪下一步就要率军北上,夺取青州了。
因此,萧恪需要将驻守在九江郡和广陵郡,以及庐江郡的大部分兵力抽调北上,可如此一来,淮南三郡的兵力必然空虚,就需要征募新的士卒来补充了。
虽然是征募新兵,但是按照萧恪的想法,既然要征兵就要征精壮之士,练精锐之兵,反正他如今手握九江郡大量的土地,不怕吸引不来九江郡的青壮。
若不是如今徐州的人口和经济情况还不允许他瞎折腾,他甚至想学吴起,要求来应征的人个个“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练一支类似于魏武卒的精锐。
就在萧恪还在遐想之际,东门的募兵现场却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听动静似乎是有人跟募兵的官吏吵起来了。
第173章 九江募兵
同类推荐:
武道从练刀开始、
这些书总想操我_御书屋、
娇门吟(H)、
逆战苍穹、
不朽灵魂、
仙绝恋、
逆凡之巅、
双穴少女和她的触手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