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18脸红心跳
首页命运风水 第4章 学艺显身手

第4章 学艺显身手

    易万达见胡中原没有拒绝收徒,就直接了当地说了:“如果胡师傅不嫌弃的话,我家大儿子拜你为师,不知胡师傅意下如何?”
    胡中原一听,是又惊又喜,这一惊,是因为胡中原非常佩服易万达,跟他打交道的人多得是,唯有这易万达是那种豪爽型,不对,应该是说,易万达会尊重人,很难得。这一喜就是,推荐的是他自己的儿子易隆平,在做课桌的时候,就瞧见这孩子蛮灵光,是个头脑聪明的人。
    见易万达要把自己儿子介绍做徒弟,高兴得直搓双手:“你这是抬举我了,就看你家大少爷,他自己可否愿意哟。”
    易万达顺势说道:“这样,我家大儿子也不小了,我也不能勉强他,如果他主动到师傅家,就是最好的证明。”易万达是把下一步都说到了。
    因为在那个时代,拜师学艺,肯定是要走程序,第一步就是,拎着厚礼去师傅家,拜见师傅师娘,那行跪拜大礼是必须的,叫声师傅师娘,才算正式地做了胡中原的徒弟。
    易万达与胡木匠聊着这个话题的时候,易隆平不在家里。待父亲易万达把这事说与儿子听的时候,易隆平自然满心欢喜,当即跟父亲商量着拜师的礼物之类什么的,这一对父子,礼节周到,并且是父子二人一起去胡中原的家里,正式定下拜师之事。足以证明易万达的为人处世非常地通情达理,会尊重人。
    六十年代的拜师,还停留在最原始的拜师规矩,叫做三年义务,三年学艺的模式上。
    就是说,正式拜师的最初三年,就是给师傅家里做长工一样,包吃包住包干活,没有工钱的。
    但是,毕竟是新社会了,三年的义务,自然而然就不存在了,就只有三年学艺了。
    这学木匠和学裁缝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师傅带着徒弟一直是在做手艺活,手把手,一对一的去教,不需半年,完全可以全部学会,剩下的就是自己慢慢地在实际操作中,积攒经验而已。
    只需半年的学习过程,却要用三年来完成,无疑是,时间水分太多。师傅家里多一个不付工钱的劳动力,当然学艺就需要三年了。
    这是老规矩,任谁都打破不了。
    这易隆平学艺,赶上了新社会,免除了三年的义务,拜了师傅就开始跟着师傅闯江湖了。
    所谓的江湖,无非就是方圆几百里的村庄,给别人家做些个木工活而已。
    那时候的家具,桌椅板凳,结婚的新床,衣柜,盖房子等都离不开木工活,所以,乡邻四舍,总有人家请木匠师傅上门做木工活的,最大的生意就是给结婚的新人打新房的家具了。
    师傅上门做活,易隆平就随时跟着,胡中原多了一帮手。易隆平又可以实打实学技艺。这就没有了传统的三年义务,直接上手学艺。
    易隆平是幸运的。三年义务免了,多么宝贵的时间啊。
    再说这胡木匠,也是没上过学读过书的人,但是,并不影响木工活的技能,就像乡村里的文盲大伯大妈们一样,虽然一字不识,但是,打起牌来,个个顶呱呱的。
    这易隆平,脑子好使,跟着师傅,现学现动手做,进步非常快,远超了师傅的想像。
    跟着师傅打下手不到半年,胡中原就给徒弟放假一个星期。
    易隆平也遇到了好师傅。
    放假,这可是绝无仅有的先例。
    胡中原一来佩服易万达的为人,二是确实喜欢这徒弟,半年的相处,这易隆平很快就能看事做事,师傅指点起来也轻松,做起活来进度又快,当然收入也成正比了,所以,就开先河,给徒弟放假一周。
    一听说放假,这易隆平毕竟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高兴得不得了,也是快半年没回家了。
    师傅一说给他放假,归心似箭,立马小腿肚朝前,就往自己家里步行而来。
    那时候都是步行。
    一回到家里,与父亲母亲一阵热聊,晚上跟弟弟妹妹们有说有笑,不亦乐乎。
    与他们家房子并排的有一位邻居姓袁的老奶奶,看见易隆平回家了,到了晚上,这位袁奶奶抱着一小捆木材棍棒到他家里来了,先跟易隆平的爹爹和娘打招,易隆平的娘好奇地问:“袁奶奶,您老抱着棍棒来,这是要做什么呀?”
    袁奶奶笑呵呵地说:“我让你们家大儿子给我做一个饭架。”
    易隆平的娘,可是一个明亮之人,听袁奶奶说让大儿子给她们家打个饭架,笑得不行,说道:“我儿子才学了半年都不到,这饭架可是一个考验技术哦活。他哪里会做啊。”
    这袁奶奶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说道:“嗨,我知道你家大少爷会做这个。”
    当娘的心里想,我儿子会不会做,我还不知道。这才拜师几个月,怎么可能做得出来,这可是木工活中的技术活,这位袁奶奶怎么这么相信自己的判断。
    待袁奶奶走后,这易隆平就开始认认真真地动起手来,所幸,他回来时带着工具回来的。
    这还是易隆平从师傅家回来时,想在自己家里,就地取材的做点小板凳什么的。并不是像小孩子那样,一说放假就放松贪玩。
    所以,跟师傅说了一句,就顺带了几个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几个工具,就上了回家的路。
    外出快半年了,这回家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脚下生风,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里,随身携带的工具,这会儿也能派上用场了。
    也是万万没想到,一回到家里的当天晚上,就有邻居袁奶奶要他做饭架。
    易隆平当然非常乐意有这么一个机会,拿起袁奶奶留下来的棍棍棒棒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这饭架子,当时在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饭架子,它由九个小方格组成的一个正方型,九格的上面还有一层,就是几根木棍平行横在上层。
    这饭架子的九格可以放菜碗,那上一层的横棍上则可以放筲箕,小盆之类大一点东西,都是用来放菜饭用的。
    那时候是没有冰箱的,所以把没吃完的菜呀饭啊什么的,放在这饭架子上,既透风,又没有老鼠上去。
    因为这饭架子是用一根绳子吊在横梁上的,绳子必须穿过一个玻璃瓶子,或者光滑一点东西,这样,老鼠就爬不到饭架上来。
    没有冰箱的年代,这饭架子非常实用的。所以家家户户都有。就像家家户户都有锄头,铁锹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
    再说这位袁奶奶,怎么就这么信得过易隆平呢。因为那饭架子做起来,可是有一定的难度哦。
    就有那已经出了师的人木匠,还不会做饭架的人都有。这就足以证明,做个饭架的难度是实实在在的,名副其实的技术活。
    易隆平在家里有了事可做,时间都过得有意义多了。放假,真值得了。
    第二天,易隆平起了个大早,弟弟妹妹们都上学去了,父亲母亲也在生产队里出工分去了,他在家里就开始敲敲打打的,又是量尺寸,又是算公式。
    那饭架子的外筐,一个四四方方的正方形,要做出九个格子,这格子必须都一模一样的大小,四四方方的架子也是有一个标准尺寸的,由不得瞎做。
    一个正方形,隔断成九个空格,就像一个标准的九宫图嘛。
    这九宫图画起来好画哦,若做成一个九宫图的实物来,就没有那么简单啰。
    因为易隆平脑袋瓜好使,偏偏就喜欢这需要智商的活,真是逮着了好机会哦,做起来心情都是愉快的。
    就这么三下五除二,自己在家里独立完成作业,真就帮袁奶奶把这饭架子做出来了。
    这位袁奶奶,看人真是准。可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袁奶奶跟乡村里的其他长辈可不一样了,绝对没有乡村里的婆婆妈妈们的唠叨性格。
    原来,她曾经在解放以前,在省城当老师教书。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因为她丈夫在部队里,后来又慢慢升职了,夫妻俩都在省城,有自己的家庭,都有自己的事业。
    随着解放战争的结束,两个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她丈夫是国民党那边的高级军官,进入五十年代之后,她们全家由省城,下放到了乡村里,落户在易家村,跟易万达家在一个生产队里,就这么做了易隆平的邻居。
    因为这层原因,她们夫妻为人非常低调,从不招惹是非,小心翼翼地过着自己一家人的小日子。这袁奶奶因为是有文化之人,教书的老师,所以看人就是不一样。
    袁奶奶也非常喜欢易隆平这后生娃,对易隆平刮目相看,另眼相待,这就有了抱着一捆木材棍棒来,要易隆平给她做饭架子的事。
    这一做一个准,易隆平真就给做出来了,可见袁奶奶的独到之处,是个有眼光的人。
    就这么易隆平在家休息,也有了意义,半年不到,就单打独斗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高难度的作品——饭架子。
    易隆平也不骄傲,开启了他的手艺人生。
    他后来的人生轨迹,就因为有了这一手好技术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同类推荐: 绿春波(高干 替身情人 H)绝世小保安伪装兄妹(校园H)被我玩弄的家伙是个杀人如麻的疯批挤奶被养父撞破以后(产奶)nph小姨(1v1乱伦)公爵小姐(西幻 NP 高H)檐下雀(舅舅x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