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忙的就是那些演员了,宋涵作为后勤就是观察设备,准备需要的道具,虽然身体不受累,但精神不能放松。
村民断断续续地来,到了十点半竟也挤满了院子,现在网络都普及了,智能手机除了老年人都会用,没有剧院的专业录像机,却有无数个小小的摄像头对着他们,录像,拍照,发朋友圈,发家庭群,发短视频。
有个阿姨嗓门贼大,站在宋涵边上发语音:“村委在演节目,还怪好看的,叫什么......”
宋涵提醒道:“话剧。”
阿姨马上说:“话剧,叫话剧,你来看不,要来快点。”
语音发出去,阿姨乐呵呵地对宋涵说:“去年来的是唱歌的,今年村支书说是讲故事的,我还以为是小品,一辈子没看过这个。”
阿姨怕冷,头上戴着顶毛绒帽,宋涵就想起他过世的奶奶,指着旁边说:“阿姨你去那边坐吧,那边人多,暖和。”
这次表演的主话剧是讲述一个大学生村官带村民创业的故事,故事在新闻上已人尽皆知,但放到现实中绘声绘色地去演绎,真情实感地念出每一句台词,给人的感觉更贴近,更真实。
“这么好的红薯,就拿去喂猪实在是太可惜。”饰演女主的演员握着两个冰凉的红薯,在寒冷的冬日里手指关节都冻得通红。
她快步走到饰演村支书的演员面前,笑得很真诚:“我问了我农科院的朋友,他们说我们这里扩大种植是很可行的,然后我想我们可以做精细加工,红薯干,淀粉,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让这些红薯升值。”
村民看得津津有味,宋涵忙里得空也偷偷去看,他的看就不在于故事本身,而是观察每位演员的反应和说话方式,特别是这样设备环境都简陋的舞台,意外很多,但每个有经验的演员都懂得如何随机应变。
中午结束的时候宋涵两个腿都冻麻了,演员们还要穿演出服更不必说,午饭时一群人手指僵得筷子都要捏不住。
但还是笑,手僵嘴不僵,大家讨论起上午观众的反应,又为上午发生的意外做总结,宋涵窝在里面听,也是时不时张张嘴。
身体冷死了,心热得要命。
就这么演出了十多天,宋涵终于得到了上台的机会。
他们已辗转了多个小镇,这次这个是最远的一站,乡道开了三个小时,下了车村委会也没有漂亮的小院,只有街道旁边有一块六十平的水泥地。村支书说那是老礼堂拆下来的地,扶贫给浇了水泥,现在村民们拿来晒谷子用。
这地方是头一次有送戏下乡,接近年末没有农忙,乌泱泱来了好多人,村委布置的板凳坐不下,就自己从家里带凳子。
宋涵能演出是因为一个演员感冒了,他替别人,饰演购买农产品的企业负责人。
上台前刘慧芝问:“台词记得住吧?”
宋涵自信地说:“我每天在台下看,光看我就记住了。”
刘慧芝笑道:“不错,去吧。”
即使身上贴满了暖宝宝,单薄的夹克演出服依旧冻得人四肢冰凉,手里的红薯真的跟冰块没区别,但这个水泥铺成的舞台也带着巨大的磁场,宋涵站上去,脚就生了根。
“更新产业结构很有必要。”宋涵把手里的红薯翻了翻,不轻浮,不卖弄,“正”,就是这样话剧的气质。
他上前两步,面对女村官说:“我可以购买一批设备进村,但你要提供场地,我提供技术支持。”
女村官激动地说:“你.....”
宋涵握紧手里的红薯,面色柔了好几个度,完全看不出有冷空气冻出来的痛苦,“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想为我的家乡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
结束时台下掌声雷动,这么寒冷的天气也无人离场,下场时有个老人家问了一句:“你们冷不冷啊?”
宋涵裹着羽绒服顿了一下,笑道:“冷啊婆婆,但心里不冷。”
回到住的地方,宋涵问同事要了一份今天演出的视频,把自己演出的片段用手机软件单独截出来,再点开涵宝一家人的微信群。
[涵宝:[视频]]
[涵宝:爸妈我演得好不好?]
[涵宝妈:你们下乡这条件可比我们当年好太多了。]
[涵宝:我不是让你看物质。]
[涵宝爸:论演话剧,你比起我和你妈那还差得多。]
[涵宝:熊猫头靓仔沉默.jpg。]
[涵宝爸:差你就跟啊,你能跟上。]
[涵宝:熊猫头笑得超甜.jpg。]
发完家庭群宋涵刚转发给张邈远,视频还没加载完,张邈远的微信就发了过来。
[张喵喵:发个定位给我。]
宋涵一愣:[???]
[张喵喵:我飞机落在t市了,我来找你了。]
[张喵喵:爱心发射.gif]
第72章
你来找我啦!
宋涵把定位发了。
人都到t市了,张邈远有这份心,他就欢天喜地捧。
但少说开车到他现在的地方也得八个小时,按时间算,张邈远也得明天下午或者晚上才到。
有了这一份念想在,时间就变得更加漫长,这晚也没怎么睡好,梦里梦见房门被推开,张邈远蹲在床边喊他,睁开眼又什么都没有。
因为头一天的表演很出彩,第二天刘慧芝放宽了心让宋涵上。这一天的冷空气格外强烈,吹着风,来的人少了一半。
第154章
同类推荐:
排他性(bdsm)、
臣服于同学胯下的母亲、
高考母子(番外篇)、
我给OL娇妻绑上了眼罩、
骨科疗养院(短篇合集)、
人兽乱(H)、
拍卖警察、
藏娇(H) _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