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国栋故作镇定自若,缓解离别的不舍,想把此刻的她印在脑海里,沉声道:我们离得不远啊,清晨坐上火车就到京都了。
晚上八点的回程车,五个小时我就到市里了,多近的距离。
我也没正经的工作,有空我就来看你,要是你想孩子了,也能回家看看。
我们家底厚,火车票钱还是能掏的起的。
你别舍不得吃,咱家不是还有王万里这个亲戚呢嘛!啥票咱没有?多吃点,也别舍不得。
封国栋絮絮叨叨地交代,沈冰月却有些想哭。
他太温暖了。
沈冰月点头,没有在他面前露出太多的感伤。
上大学是好事,沈冰月虽然对家乡的亲人很眷恋,但更想让亲人这辈子因自己的重生都过上比前世富足快乐的生活。
京都是个好地方,孩子们还小,她想为三个孩子的未来铺一条更为平坦的大道。
沈冰月无比郑重地嘱咐封国栋:家里就靠你了,我会想你和孩子的,你也要想着我。
封国栋故作潇洒地走出了美院的大门,要提前到火车站嘛,天黑了就没有公交车到火车站了。
等沈冰月转头回到校园,封国栋重新转头,望着沈冰月渐行渐远,有些舍不得。
而沈冰月也回了回头,发现封国栋正回望着自己,对着他挥手。
封国栋站在不远处,隔着校门,露出欣喜若狂的笑容,她也舍不得自己的不是嘛!
也对着沈冰月挥挥手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再见!
小两口各自奔赴不同的事业,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封国栋回到家后,详细给封妈介绍了一番学校的情况。
封妈捂着嘴笑:17岁的儿子送老爸上大学?哈哈,那这大学倒是稀罕呢!回头等孙子孙女大点,妈也去看看天安门。
封妈觉得这样的学生结构让人安心不少。
封小雅对沈大铭的学校真的羡慕极了,无限神往。
封国栋拍了拍老妹的肩膀,鼓气道:老妹,争口气,也考到京都去,要是能能考上,就是城里人了,京都呢,可繁华了。
封小雅挺直了腰板,神气极了:嫂子现在就是京都人了,户口都带走了呢!哥,那这样的话,我的小侄子侄女是不是能去京都上学呢?
封爸笑呵呵地逗着鸿辉,很自然的说道:嘿,咋不能,鸿辉的妈妈都是京都人了,早些年,咱们县也有推荐到京都上大学的,还不是把一家子都弄京都去了。
封小雅腆着脸问:能把小姑子也弄过去吗?
封国栋泼了盆冷水:你嫂子户口迁到学校的集体户了,哪里能把一家子都带过去,小雅,你争点气行不行,好好学习,考过去你就是京都人了。
封小雅瘪了瘪嘴,垂下了脑袋,有些不自信:你以为我不想,得了,我去看书去吧!唉,这俩为啥都考京都去了,我太有压力了。
封妈晚上,单独和封爸聊: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在哪里都行,家里也挺好的,只要儿子和儿媳妇好好地就行。
封爸对封妈的话总是马首是瞻:嗯,是这么个理,回头等孙子孙女大点,你也去京都转转,我前几年去过一次,大地方就是不一样。
儿媳妇是个能行人,你说的对,只要他们小两口能好好地,比啥都强。
三个娃娃呢,媳妇,不用总是担心这个,我瞧着小两口感情挺好的,女的和男的不一样,大都心软。
封妈挖了封爸一眼,那可不是,自古就是负心汉多!
封爸觉得自己无辜得很,瞅着封妈看自己的眼神,感觉自己好像是那个抛妻弃子的负心汉似的。
缩了缩脖子,连忙去抱孙子!
惹不起媳妇!还是沉默是金,万一哪句话又被嫌弃了。
第168章 初入大学
京都美院虽然今年是第一届大学生,学校环境简陋了些,但是师资力量的配备却是极好的,大家的学习热情也非常饱满,好像找到了组织似的。
学校有专门的画室,不上课的时候,沈冰月会和大家一样,窝在那里,一待就是一个下午。
对知识是如饥似渴的。
时间过得很快,开学一个月了,沈冰月除了见了一次沈大铭,其他时间都待在学校里,上课、到画室,还客串了书法班的课。
沈冰月的画得到了几个老师的广泛好评。
赵振宇见了沈冰月的画,竖了个大拇指:沈同学,你画得确实好啊,怎么练成这样的,你才21岁啊,我完了,彻底比成渣渣了。
班里不乏有画得很好的,像39岁的贺伟,从事国画创作20余年,没上学前是国营钢材厂的宣传员,各种板报都是他负责,和沈冰月一样,保持每天作画的习惯。
18岁的曹文帅是以素描入手,这几年开始学习国画的,风格是不一样的。
这个班级,每个人的画风都是不一样的,但大多数年龄大点的其实都是有很好的国画基础的,不乏有从小受家庭影响,喜爱国画的人。
大都是省会城市的,只有沈冰月算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当然这是表面上的,因为他们只能知道沈冰月这一世的经历。
--
第226页
同类推荐:
穿成逃跑小知青、
大明之雄霸海外、
我在生存游戏里搞基建、
新明时代、
旺夫农家女、
情敌每天都在变美[穿书]、
皇权、
血色民国,血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