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18脸红心跳
首页八零俏媳妇带娃改嫁 第316页

第316页

    钱嘛,纸嘛, 花嘛。
    商业部的宋主任说至少要这个数。徐海州比了个一。
    啊, 十万呢?可真是天文数字。
    嗯,差不多吧,可能还不止。要采买物资和一些设备, 你们不知道, 那里边除了房子还在, 基本上都被搬空了。乔露耸耸肩, 撇嘴道。
    俞繁问:那还缺好多钱吧, 你们有多少存款?
    徐海州:我们最多能拿出三万, 手里得留点现金,这边店不能不管。
    哎,说起来你们可以贷款啊。俞繁突然想起什么, 赶紧从桌板下拉出小箱子,里面堆了几摞旧报纸。
    贷款?夫妻俩对视,满脸惊愕。
    现在就能贷款了?乔露以为八十年代还没有贷款这个说法呢。
    是啊。从一摞报纸里翻翻找找, 找了五分钟:你们忘啦,我也有每天看报纸的习惯, 我找找啊, 就是这份, 你们看。
    徐海州接过,乔露凑过去瞧:这什么意思,是说国家鼓励贷款创业?那我们可以去贷款啊,我觉得不会亏,怎么样?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国家政策鼓励私人贷款,很多第一批富一代就是靠着贷款,赚到了第一桶金,最后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
    时代的机遇,国家的鼓励,两者缺一不可。
    且因为政策刚刚放开,贷款审核不那么严格,从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基本上符合条件的都能办得下来。
    这个政策好啊,海州,找个时间再向宋主任问清楚,确定拿下那块地,我们就去贷款,贷个十五万,怎么样?
    李红军惊愕咋舌,不可置信地看向她:十五万?嫂子你胆子也忒大了,亏了咋办?
    十五万啊!多少家庭连一千块钱存款都没有,乔露直接要贷款十五万,就是借他十个胆子,估计也只敢贷个一两万。
    谁投钱最多谁最亏,你要来吗?不来的话亏不亏的跟你也没关系。乔露挑眉,示意李红军给个答复。
    嘶倒是为难他了。
    怕亏钱,又怕徐海州两口子赚大钱不带他,到时候看人家发财眼馋。
    这两口子是真能折腾,每次想些营销手段,总能让紫蜻蜓大赚一笔,现在紫蜻蜓的名气在整个黎安的年轻群体中,基本上没有人不知道。
    再开个厂子,按照夫妻俩折腾的劲儿,说不定真能搞大搞好?
    那我浅浅地投个六七千,怎么样?本来还想多攒点钱装修新房呢,现在看来,计划又要搁置了。
    可以啊,少投点就少拿股份,一样的。虽然现在知道可以贷款了,乔露也没必要拒绝俞繁和李红军的投资。
    投钱了,就是公司负责人,这个厂子就相当于他们四个一起的工厂,团队合作怎么也比单打独斗来得强。
    那我跟海州再去打听清楚,到时候给你们答复。
    好,我马上联系我朋友。
    面面相觑间,对上三双眼睛,李红军难为情地搔搔头:行吧,你们打听好了通知我,我、我去取钱。
    嘶又要大出血了,他好不容易攒起来的钱啊!
    改革开放后,国家就一直在探讨国企改革的问题。
    国内第一个承包国企的是一位叫做马胜利的男人,于去年84年承包了一家拥有800多位员工的造纸厂。
    上位后,他在产品结构和销售激励上下足了工夫,最终效果奇好,取得了前所未有、前无古人的成功。
    所以从那时起,国家逐步开始大力鼓励私人发展。
    马胜利的成功给众人跃跃欲试的商人们开了个好头。
    这不,徐海州带着老婆上银行办理贷款,一听他们是要贷款来开办工厂,还挺热情地招待。
    而且很快就办理好了手续,并且细心地告知两人开厂的注意事项,夫妻俩带上纸和笔,一点一点地做笔记。
    也是银行工作人员说了才晓得,现在开办红星服装厂那样规模的厂子,工厂一旦出现结构失衡或供给瓶颈时,政府可以给予财政补贴!
    对徐海州这样的新手厂长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
    商务部宋主任那边,连关系都不用跑,听说他们真要拿下那倒闭了的红星服装厂,二话不说帮他们班里各种证件。
    之前领导们还愁那地儿怎么处理,这会儿兜底的人就来了,双方得利,挺好。
    就是流程走得有点慢,除了商务部的同意,还要上报到政府,上报到市里,最后一纸文书,终于拿下了这一大摊子!
    最后合同签订,指印一摁,这事儿就成了!
    快得仿佛是一场梦。
    十月初旬,天气幽幽转凉,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
    好的,那么现在合同签了,几位股东钱也投了,该给我们的厂子取名了!
    晚间,请李红军和俞繁两位参股人员,在徐海州两口子的南湖家园吃庆功宴,祝工厂顺利开工,顺便商量改名字的事儿。
    取什么,各位股东快想想。
    俞繁逗了会儿乔安,又去逗乔俏宝贝,逗得好开心,头也没回地道:你和海州投得最多,你们取呗。
    --


同类推荐: 穿成逃跑小知青大明之雄霸海外我在生存游戏里搞基建新明时代旺夫农家女情敌每天都在变美[穿书]皇权血色民国,血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