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18脸红心跳
首页我的科学时代 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乐意!

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乐意!

    懵逼。
    呆滞。
    不可思议。
    林婉无比震惊,内心各种情绪翻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对于生僻冷门的基本无机化学工业,她并非如同其他学生那般懵懂无知,相反,林婉知道诸多化学知识,非常清楚硫酸这种工业原料的重要性!
    作为现代工业最重要的化工原料,硫酸相对现代工业之重要性,亦如人离不开一日三餐般。
    不吃饭,人就会饿。
    没有硫酸,现代工业就无法正常运转。
    生产钢铁需要硫酸,生产肥料、药物、颜料需要硫酸,在石油冶炼和炸药生产之中硫酸更是核心关键。
    如果说钢铁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重工业实力强弱的标准,那么硫酸产量便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工业实力强弱的标准。
    钢铁和硫酸,同等重要。
    而余华口中的日产硫酸22吨是什么概念?
    举个现实例子,据她所知,隔壁天津中华化工领域的巨头级公司——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在南京筹建年产量五万吨的硫酸铵厂,于今年一月份正式开工生产。
    其硫酸年产量4万吨,换算下来,每日产量为109吨左右,技术和设备均来自美国。
    凭借4万吨硫酸年产量,永利南京硫酸铵厂一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和产量最高的硫酸工厂,全国各大兵工厂的生产原料,均向永利采购。
    现在,余华口中这款七塔式装置,日产量高达22吨,年产量达到8000吨规模,堪比永利硫酸铵厂产能五分之一。
    一台设备,等于别人工厂五分之一?
    老天爷,要不要这么夸张?
    如果采用余华这种七塔式装置,按照永利硫酸铵厂同等规模投资,硫酸产量岂不是能破十万。
    而这,才是林婉极其震惊的原因。
    若是这种七塔式硫酸生产技术,能够为组织所用……
    转瞬,整个人呼吸一下子就重了起来,只觉脑袋有些晕。
    冷静!
    保持冷静!
    林婉连续深呼吸,努力平复心中情绪,很快冷静下来,没有被巨大的诱惑冲昏头脑。
    “不好意思,我失态了,不过,我有一个问题,这款七塔式装置真的能达到日产22吨吗?”林婉停下脚步,双眼注视余华,脑海思索一番,面容有股说不出的肃穆味道,询问道:“永利化学公司引进的美国技术设备,每天日产量大约在109吨左右。”
    严肃认真,这是最基本的态度。
    林婉没有被七塔式装置的超高产量冲昏头脑,失去理智,纵使她深知如果组织拥有这项技术会意味着什么。
    日产量高达22吨的七塔式装置非常诱人,但它的产量实在是太高了,高到令人感觉不可思议。
    林婉没有质疑余华的目地,而是质疑能否真的实现。
    事实上,若非余华亲口所说,换做是其他人,林婉根本不会相信。
    科学技术领域,国内极其落后,基础环境都没有,国内某一领域能够追赶上西方的技术水平,已然不易。
    至于超越西方,那是好高骛远。
    “能,如果你相信我的话,另外,从严谨命名角度讲,它应该称之为余氏七塔,毕竟塔式法不是我首创的,叫七塔式装置有些草率。”
    余华面含微笑,自信点头,给出回答:“永利引进的技术设备为六塔式装置,已经在美国被淘汰,当前硫酸生产工艺已经提升到接触法原理。”
    硫酸制造目前有三种主流方法,铅室法、塔式法和接触法,主要原料为硫磺和硫铁矿,三种方法各有不同。
    铅室法始于十七世纪,属于最古老的硫酸制备方式,原理为利用高级氮氧化物,使二氧化硫氧化并生成气态硫酸,用多个串联铅室制取,缺点在于需要耗费大量铅材,规模大,耗资高。
    塔式法由铅室法改进而来,1911年奥地利人奥普尔创造世界第一个塔式法装置,由填充塔、脱硝塔、成酸塔、氧化塔和吸硝塔构成,每个塔约100立方米容积,七塔则700立方米,通过液相方式促使二氧化硫完成硝化反应,生产硫酸。
    整个反应过程只需要在各个塔内进行,类似铅室法,产量却比铅室法高出一倍有余,成本低,一经出现立即取代铅室法,成为化工主流生产工艺,分为五塔装置、六塔装置和七塔装置,目前美国和欧洲均采用七塔装置。
    至于接触法,这是现代化学工业生产硫酸的主要方法,极其适合大规模生产。
    余华没准备研究基于接触法为原理的硫酸制取技术,一是投资太高,二是技术过于先进,一旦技术外泄给日本人,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余氏七塔。
    听到余华给出的这四个字,林婉点了点头,脑海思绪翻涌,陷入沉默。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现在,该讲的东西都讲了,留给林婉的只有一个选择——
    答应,
    还是拒绝。
    余华面含微笑,安静不语,没有催促。
    整个人对于周围投来的各种目光视而不见,静静看着面前这位脸色不断变幻的最佳天使投资人,等待最终答案。
    今日的林婉,一身素色打扮,身穿标志性的民国女生装扮,眼中饱含灵气,似如一朵莲花般清幽而淡雅。
    很美。
    “八千够吗?”过了三秒,陷入思索的林婉,仿佛作出决定,一双如宝石般清澈而纯净的眼眸,透出一抹光彩,直直凝视余华的双眼,整个人毫不在意学校里其他同学的目光,正声说道。
    四目相对,眼中,尽是信任。
    林婉不知道余华为何会从数学跨越到化工领域,两者之间的跨度简直比黄河还大。
    一个偏向理论基础,一个属于现实应用。
    实际技术开发之中,遇到的问题将会不计其数,但林婉选择相信余华的才华和天赋,以及学业水平。
    或许,余华真的能够研究出西方洋人都比不上的优秀技术。
    若这种七塔式装置真如余华所言,产量可以超越西方硫酸生产设备一倍的性能,别说八千大洋,就算是砸锅卖铁,她也要支持余华搞出来。
    钱很重要,在先进技术面前,不值一提。
    孰轻孰重,但凡用脚趾头想都能分辨。
    至于回报,林婉相信余华不会让她失望的。
    “够,不过大洋越多,研发速度越快,借我八千大洋,一个半月时间搞定,如果借我一万五千大洋的话,大概二十天就能搞定。”听到这个意料之中的回答,余华嘴角含笑,朝着林婉眨了眨眼睛,打趣道。
    余华很高兴,林婉没有让他失望。
    “……”
    好家伙,听到一万五千块大洋的树木,林婉直接翻了翻白眼,想到二十天左右就能出成果,深呼吸一口气:“那就借你一万五,越快越好,我尽量筹措资金,你大概多久要?”
    “后天,关于技术研发之类的事情后续再谈,届时我会给你一份技术可行性报告,到时候或许要把你拉进来做帮手。”余华回应道。
    林婉点头,接着询问道:“好,余华,我能不能再问最后一个问题?”
    “当然,你问。”余华笑着。
    “为什么找我借钱?这项技术的价值,我相信你非常清楚。”林婉沉默两秒,询问道。
    为什么?
    为什么要找她借钱,而不是别人?
    别看余华要借八千大洋,甚至一万五千大洋,看似数额巨大,事实上,只要消息放出去,全国不知有多少资本家和权贵愿意借钱给余华。
    这是一项足以垄断整个中华硫酸市场的尖端技术。
    所谓‘借钱’,实际上是一个邀请。
    “两个理由,一,凑巧遇见,找谁借不借,二,我乐意。”余华听闻,眨了眨眼睛,笑道。
    话落,转身离去,走向食堂。
    林婉满脸懵逼:“???”
    找谁借不是借?
    你乐意?
    看着余华潇洒离去的模样,林婉极其无语,甚至有些哭笑不得。
    “瑾瑜。”这时,已经走了一段距离的余华,忽然脚步,朝着林婉喊了一声。
    “什么?”林婉抬起头。
    “振兴中华,共勉之。”余华高声道。
    林婉怔了一下,庄重点头:“共勉之。”
    “吃饭去了。”余华笑着挥了挥手,复步而行。
    “日产量可达22吨的七塔式装置……余华,谢谢你找我‘借钱’,我一定会尽快凑齐一万五千大洋。”林婉凝望渐渐走向崇德中学食堂的余华,脑海回荡着刚刚的谈话内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轻声道谢。
    感谢。
    源于内心深处的感谢。
    尽管一万五千大洋对组织而言堪称一笔巨款,可林婉依旧十分感谢余华,因为,一旦余氏七塔技术研发成功,将使得陕北根据地拥有基本无机化学工业基础,极大程度提升整个根据地和八路军的战争潜力。
    硫酸,意味着汽油和炸药。
    至于汽油和炸药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此刻,整个情况简直堪称借钱之中的最高境界,不仅让人答应,还让人感谢来借钱。
    教学楼外,阳光明媚。
    沐浴于阳光之中的林婉,向着崇德中学宿舍楼而去,趁着时间还早,她要赶紧写一封亲自署名的信件,交给上级组织。
    ……
    天津城,郊外庄园。
    “一万五千大洋……”身上透出一股儒雅气质的‘教授’,嘴角抽搐,握着整份信件的右手都在微微颤抖。
    颤抖的原因不为别的,一个字,钱。
    列宁在上,他得从哪儿去凑这一万五千大洋出来?
    队伍穷,这是举世皆知的事情,你说借个千八百的,没有问题。
    而这可是整整一万五!又不是一块五,整个红色北方部和各分支组织的总储备资金加起来,也才一万大洋出头。
    乖乖,简直要了老命的。
    最重要的是,这个钱,不得不借!
    借八千?
    不行!
    必须借一万五那种!
    看着信件之上七塔式装置令人眼红到几乎发狂的描述和预估产量,经历过长征和各种危险战斗的教授,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窘迫过,娘的,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右手从邹巴巴的衣兜里取出一根香烟,点燃,刘教授深深吸了一口,吐出白色烟雾:“以前都是我们队伍给百姓打欠条,这下子好了,这位天才找我们打欠条来了,大家商量一下吧,怎么给他筹钱。”
    说句老实话,真的没天理,借钱借到穷人身上来了,他算是记住青鸾同志这位好友的行径和姓名。
    余华,学生,科研天才,原名余桦,1937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向我北方部青鸾同志借钱搞技术研究!
    数目,一万五!!!


同类推荐: 穿成逃跑小知青大明之雄霸海外我在生存游戏里搞基建新明时代旺夫农家女情敌每天都在变美[穿书]皇权血色民国,血不冷